第931章
作者:肥鸟先行      更新:2024-05-03 13:36      字数:1933
  史思明手中的手中的河东士兵,虽然不及当年安禄山全盛之时那么精锐,但也是久经训练的老兵。
  郭子仪自己能对李光弼说道:“如今之计,只能在潼关练兵了!”
  等到消息传到了长安,长安百姓只是欢呼潼关之围被解,可是送进长安的粮食却越来越少,市面上的米价也越来越高。
  朝中有识之士也是忧心忡忡,皇帝连续下了好几道命令,从漕运沿河而下,通知汴水沿岸严防死守。
  当然最重要的命令,是升任淮南节度使高适为江南四镇节度使。
  江南四镇,指的是浙西(治所镇江)、浙东(治所绍兴)、宣歙(治所宣城)、淮南(治所扬州),这是大唐最精华富庶的地方,也是大唐统称的江南地区。
  对于这个任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要知道当年安禄山再受上皇宠幸,也只是加封的三镇节度使。
  这江南四镇可是大唐最精华的富庶地区,朝廷竟然全部交给了高适!要知道之前高适节制的也就是淮南一地,这一下加了三镇,可以说是朝廷将整个江南都交给了高适。
  除此之外,朝廷还命令江西(治所南昌),鄂岳(治所武汉),福建(治所福州),湖南(治所长沙)开始募兵,新募的士兵全部到扬州集合,朝廷命名为镇海军,全部交给高适节制。
  要知道就算是安史之乱闹得最厉害的时期,朝廷在东南四道也没有募兵到中原打仗,这一次大唐可以说是动了血本。
  荆州城,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不过在大唐这个时期,荆州算是朝廷的大后方。
  不过因为荆州的重要地位,所以朝廷也在荆州设了荆州军驻守。
  荆州军主要是水师,员额是五千人,拥有舟师两百,是扼守长江中下游的重要力量。
  此时管理荆州军的是一名中年人,这位在安史之乱后投奔山南东道节度使的京兆人,不到三年就得到了山南节度使器重,被任命为山南东道节度府判官,荆州军兵马使。
  此时这个略带文气的中年人,正披挂铠甲准备点兵。
  “太冲兄!”
  一名儒生打扮的人冲进了房间,只看到了穿上铠甲的中年人问道:
  “太冲兄要出征?”
  中年人苦笑了一下说道:“答应润莲兄的五牛图,怕是要等到我出征回来才能画完了。”
  没想到这个儒生哈哈一笑说道:“太冲兄,我也接到了节度使府的命令,节度使委任我为荆州军粮草转运使,要随你一起南下扬州了。”
  这个中年人一把拉着儒生说道:“太好了!有了润莲兄帮我筹备粮草,韩滉此去扬州必能建功立业!”
  被韩滉称之为润莲兄的,是如今荆口县知县徐节,他是至德二年的进士,也是从陇右赶往长安赶考的十七名玩家之一。
  润莲是徐节给自己取的表字,在科举结束之后,徐节自己本来就是湖北人,于是他在吏部选官的时候,选择了没人愿意去的荆口县做知县。
  荆口,是荆州的县城,如今属于大唐山南东道。
  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是战略要地的荆州,在结束了南北对峙之后,失去了重要的战略地位,不过现在依然是大唐中南部的水陆要冲。
  但是山南东道在大唐内部的发言权却很小。
  大唐的统治集团是关陇贵族,根基自然是关中。
  在武周朝时期兴起的洛阳庶族,也抬升了河南道在大唐的地位,以关中、京畿的百姓为第一等人,类似于当今一线城市的居民,在科举考试上也享有巨大的倾斜。
  江南富庶,随着财政越来越依仗江南,江南士族的身份也有所上升,而外任官员也以去气候宜人的江南为上选,江南在大唐算是第二等人。
  而山南东道这种地方,夏季闷热,此时的荆楚地区还有蛮夷残留,是大唐的小透明地区,科举考试中也没有存在感。
  曾经的荆州士人集团,也早就在乱世之中消磨干净,徐节选择来荆州当官,朝廷还专门高授了他一个中县的县令。
  而这个披甲的中年人名叫韩滉,本来是京兆人,但是屡次科举不第,在安史之乱中逃往了山南东道,却被山南东道节度使鲁炅看中,征辟为节度使府判官,后来又出任荆州军兵马使,看守荆州这个战略要地。
  韩滉校场点兵,然后带领士兵登上了水师舰船,准备沿着长江而下,支援扬州。
  韩滉也知道徐节的能力,将荆州军后勤转运等一众事务都交给他,而徐节也全部筹备妥当,赏罚分明,荆州军士气如虹,长江之上千帆南下,引得荆州百姓都在码头围观。
  接到了朝廷众人的四镇节度使高适,草草在淮南节度使府举行了就职仪式之后,也迅速下令动员江南四镇。
  安庆绪一路东进,粮草不足就攻打汴河沿岸的城市,抢劫完粮食之后就继续向东。
  从沿途传来的情报,安庆绪的目标也很明显了,就是江淮门户彭城!
  此时高适也顾不上春耕了,大批青壮被从田里抽到了军中,江南盐铁使元载更是利用江淮水网,将海量的物资运往彭城。
  而朝廷很快又接到了一个新消息,史思明南下了!
  第六百一十七章 三月结算
  不得不说,史思明的战略判断力是极准的。
  当安庆绪向东进军的消息传到了坐镇相州的史思明耳中,史思明果断的开始南下,沿途一边占领安庆绪放弃的地区,一边向刚刚解围的洛阳城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