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
作者:星睿      更新:2024-03-20 17:10      字数:3691
  等茅升回房后,只剩下钱丰收和董章庭。
  “章庭。”钱丰收叫住了即将踏入房内之人。
  董章庭转头,疑惑的望向他。
  钱丰收道:“你今天带我们去三清楼是为了见那人吗?”
  晚风习习,四周有些安静,只听到风的声音。
  良久之后,董章庭道:“不全是。”
  钱丰收吐出一口气,再次问道:“你在做有违家国,有违道义之事吗?”
  董章庭思索了一会道:“目前来说,没有。”
  钱丰收面上终于露出安心的笑容:“好,那没事,我去休息了。”
  董章庭叫住他:“你不怕我骗你吗?”
  钱丰收想了想道:“我相信自己没看错人。对了,你下次晚上要出去,能别让他们点那个香吗?第二天,我总会睡过头。”
  董章庭心中一阵复杂的同时,又有一股暖流涌动,想要说什么,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只回了一个字:“好。”
  作者有话说:
  第129章
  第二天晚上,董章庭再一次在舍院看到了明禾。
  “怎么神色那么难看?”董章庭看着神情肃穆的明禾打趣道。
  “你猜对了,那些人确实是惠明郡主的人。”明禾道。
  “嗯,然后呢?”董章庭心中早有预料,自然不会觉得惊喜。他现在比较好奇他们说了什么,让明禾心情如此糟糕。
  “他们替惠明郡主转达了一些话。”明禾道。
  “什么话?”董章庭问道。
  “北疆之礼,君可满意?若不喜欢,午京之礼,能否讨您欢心?”明禾道。
  董章庭蹙眉,怪不得明禾如此愤怒。
  惠明郡主口中的北疆之礼指的想必就是之前死的那批青羽卫,或者北疆即将到来的战争。
  这哪里是送礼,分明是挑衅!
  虽然心中怒火兴起,但是董章庭的理智尚存,他将注意力放在了惠明郡主传来的第二句话上,午京之礼指的是什么?
  他的脑海中蓦然回想起最近在午京广为流传的那个关于北疆的传言。
  心中一惊,一个念头突兀的从大脑深处跳出。
  “我之前让青羽卫去查除了西平伯外,还有多少人收到匈奴王庭派往北疆的兵力不多的消息,查到了吗?”董章庭问道。
  “查到了。”明禾道。他今天来此本来也是为了顺道把董章庭之前要求调查的结果回报给他。
  正如董章庭猜测的一般,过往曾经在北疆任职的官吏都多多少少收到了匈奴王庭对北疆开战,以及匈奴王和四位王子斗争的内幕的信息。
  因此,不少官吏和将领都打算在北疆之战中分一杯羹。
  “他们竟然真的信了这种鬼话?”董章庭一开始就不相信什么匈奴四位王子为了保全实力,不会派精锐来北疆的鬼话。
  然而,这样的话,那些没有经历过世俗历练的书院学子被糊弄也就罢了,朝中大臣,甚至和匈奴王庭打过交道的将领们相信,属实有些离谱了。
  明禾解惑道:“因为匈奴三王子的先头部队前些天到了北歌城,然后被北歌城守将打的抱头鼠窜。此消息一传回,朝堂皆喜的同时,也有更多人开始对那个消息深信不疑。”
  董章庭一听,便明白了百官为何会真的信那条消息。
  北疆以北斗七星为方位,设置了七座城为防线。
  其中北歌城位于北斗七星中的摇光位,也是最靠近草原的位置。
  往年,匈奴来犯,第一个被破的城池便是北歌城。
  然而,这次北歌城竟然守住,还顺利反攻。
  因为北歌城最靠近草原,是匈奴人进攻大晋必经之地。
  大晋过往也曾经大力建设过此地,奈何往往效用不大。
  因为此处离草原太近,方便匈奴人补给。而且他们到北歌城之时,正是他们士气最旺,力量最强之时。
  北歌城往往无法抵抗,只能破城。
  久而久之,大晋只能将防御重心往后移到了其后的北苑、北安、北平三城。北歌城也只留下了部分兵力,用以日常监视草原动向。若遇到匈奴王庭来犯,只需要略略牵扯,保证后方能够收到消息做好防御准备便可。
  因此,北歌城中部署的兵力,与北苑三城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就是这样兵力不足的北歌城竟然将匈奴王庭三王子的先锋部队打回去了!
  朝中官吏震惊的同时,不免会觉得此次匈奴派来的兵力不过如此,之前那个消息可信度自然也更高了。
  “朝中如今局势如何?”董章庭听罢问道。
  “多位将领请命带兵奔赴北疆参战,此外,朝中不少大人认为既然匈奴王庭这次并没有派来太多精锐,我朝也不需要调动太多兵力前往北疆,以防劳民伤财。”明禾道。
  “所以,祁将军没有成为这次北疆之战的主将。”董章庭之前的念头渐渐清晰。
  “对,虽然太子殿下提议由祁将军作为这次北疆之战的主将,但是朝中大臣认为他年纪尚轻,虽然往日积累了不少军功,但是过往并没有去过北疆,不如其他资历更深且在北疆呆了多年的将领,不足以成为北疆之战的主将,甚至拒绝祁将军参战。”明禾道。
  “若是我猜的没错,反对祁将军担任主将的大臣中,柯家这些世家出身的官吏怕是占了不少。”董章庭唇畔露出一丝嘲讽。
  明禾眸中惊讶之色一闪而过,董章庭明明没有在朝堂,却猜的一点没错。
  董章庭见他神态,便知道自己所猜不错。
  柯家那帮人,反对祁将军,一半可能是为了公心,另一半怕是不想太子的势力在军中更进一步。
  不管这次北疆之战中,匈奴王庭实际投入了多少兵力,它在明面上都是一场四位王子齐出的大战。
  若能成为这次北疆之战的主将,十之八九都会成为一场大功劳。
  再加上,匈奴王庭实际并没有派出精锐部队,只是做了个幌子,那就更方便主将落实这场大功劳。
  不管哪方势力拿到这个功劳,都会在军中更进一步。
  而祁将军正是太子一方在军中青年一代的领头人。
  阻止祁将军参战,就是阻止太子的势力在军中蔓延。
  “这些世家,可真是会打算盘,也不怕算盘珠子蹦到脸上。”董章庭道。
  “之前我们派人抄了陈家,至今还有无数弹劾青羽卫和太子的奏折摆在陛下案头。前几天,陛下还叮嘱太子行事圆融一些,因此,面对朝中大量官员反对祁将军为主将,太子也不好行事。”明禾道。
  “太子,要我们想办法让祁将军成为主将?”董章庭反应过来。
  明禾点头。
  董章庭轻啧了一声,这事不好办啊。
  毕竟,他们之前又是威胁,又是抄家的,行事虽然站着理,但是确实无所顾忌了一些。
  太子往日里,对世家大族也是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
  只要是有点脑子的,都知道太子对世家大族没有什么好感。
  如此一来,也不怪世家大族们联合起来反对太子的势力更进一步。
  毕竟他们没有办法现在就让太子失位,但是让太子难受还是能做到的嘛。
  因此,董章庭私心认为太子把锅都摔到自己头上,委实有些偏颇。
  不过,太子是老大,他说了算。
  他只能苦兮兮的想办法替太子排忧解难。
  要想解决这件事,其实不难。
  只要解决三个问题,一切就能迎刃而解。
  戳穿匈奴王庭四位王子并没有派精锐部队前往北疆参战的流言;
  缓和太子和世家大族的矛盾,促使双方不要无休止反对彼此意见;
  找出传播流言背后之人和隐藏起来的目的。
  董章庭之所以一开始就不信这个流言,原因在于匈奴王庭地处草原,人口少,物资缺乏,他们每次进犯大晋都是为了掳掠足以支撑到下一次进犯的食粮和器物。如果这次收获少,来年便会有大批部众死于饥荒。
  这样的后果,不是匈奴王庭愿意承担的。
  但是大晋也不是吃素的,怎么可能愿意平白损失自己的粮食和物资送给死敌。所以双方每次对战都是派精锐部队,下真功夫去打。
  等从明禾处得知,匈奴三王子的先锋部队连北歌城都打不下,他就肯定这个流言是假的。
  匈奴四位年长王子中,大王子和四王子是匈奴王第一位王后所出,二王子是宠妃所出,只有三王子的母亲是一位女奴。
  然而,三王子却能和这三位地位尊贵、饱受宠爱的王子相提并论,同样在匈奴王庭拥有不小势力,最大的原因是这位三王子和其麾下部队作战勇猛,不惜命,在战场上斩获战功无数!是匈奴诸军中最为悍勇的部队。
  三王子立身的根本就在于其战无不胜的悍勇。若是他败了,又如何能和其他三位王子竞争。换言之,他输不起。
  要让董章庭相信这样的部队,连一个北歌城都打不下,还不如让他相信西平伯突然脑子被驴踢了,真成了慈爱的亲爹。
  北歌城又没换将,又没增兵,亦或者加强防御,却突然打败了悍勇闻名的匈奴三王子先锋军。
  排除一切不可能,只剩下两种可能。
  第一,流言所言为真,三王子真的把精锐留在本部,只派了一群连北歌城守兵都打不过的废物参战;
  第二,三王子带来了精锐部队,不过为了达成某些目的,选择假败。
  朝廷中不少人,选择相信前者。
  其实这并非不可理解。
  毕竟,大多数人都更愿意相信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而董章庭相信后者,一是因为对匈奴局势的判断;而是因为惠明郡主。
  虽然尚且不知道惠明郡主在北疆做了什么,甚至和匈奴王庭达成了什么协议,但是一定和如今的局面脱不开干系。
  若是能找到匈奴四位王子带了精锐部队参战的证据,那世家大族就不会愿意让自己在军中的力量牵扯进北疆之战,反而会大力支持祁将军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