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423节
作者:木兰竹      更新:2024-01-07 15:00      字数:3180
  这个人是使臣的同乡。
  他们的家乡,都在春申君原本的封邑。他们也是因此才得以拜见朱襄,得到朱襄的任用。
  春申君的封邑就在与齐国相邻的淮北,正是蝗灾最严重的地方。
  “我会派人去游说当地县令。县令也有自主组织庶人灭蝗的权力。”朱襄道,“劳烦你再冒险入楚。”
  被杀的使臣的门客接下了新的使臣任命,再次赶赴楚国。
  李牧和王翦此行,李牧为主将,他当然把王翦赶去太原,自己来到长平郡。
  他一来就得知了此事,安慰道:“待我灭楚,把项燕头颅供奉在使臣衣冠冢前。”
  使臣被项氏族人乱刀砍死在楚国,尸体没能抢回来。
  以后他们也不可能再寻到使臣的尸体,所以只立了衣冠冢。
  朱襄勉强挤出笑容:“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
  朱襄叹了口气,道:“春申君若知道自己封邑遭遇蝗灾,不知道多难过。”
  李牧拍了拍朱襄的肩膀,没有说话。
  现在什么安慰的言语都是苍白的。他们只能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朱襄情绪只低落了几日便很快振作起来。
  他在这个时代遭遇的悲伤和愤怒太多了,若沉浸其中就往前迈不动步子了。
  长平郡终于有了长平君,从官吏到庶人都和打了鸡血似的,恨不得把每一寸地都翻找一遍。
  朱襄遇到了旧识伯夫。
  伯夫虽然是庶人出身,但已经身居长平郡都尉的高位,娶了感情很好的妻子,有一双聪慧的儿女。
  李牧曾经询问伯夫要不要入他麾下,伯夫拒绝了。
  伯夫留在长平郡,专门负责审查和安排逃到长平的流民。成为长平郡都尉之后,他管理了长平郡所有城防军队。
  这些流民基本都是赵人。他们听闻了长平君的名声,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凭着他人的口口相传寻找长平郡的位置,来到了长平郡中求一条活路。
  长平郡新建的郡城中大部分最初的城民,都是当初留在长平的赵国兵卒和其家眷。还有部分人是随着朱襄离开赵国时来到长平郡,想要继续跟随朱襄的人。
  伯夫一直认为自己是朱襄的家臣,他想替朱襄安顿好来到长平郡的赵人。这一定是符合长平君希望的事。
  长平郡的官民在朱襄的带领下,在地上挖壕沟,每天夜晚生火引诱蝗虫若虫进入壕沟,烧死了不少若虫。
  若虫没有毒。朱襄还率领军民抓住部分若虫晒干,碾碎后与粮食混在一起做成饼或者粥,可以减少一部分粮食压力。
  如此又是两个月过去,蝗虫的翅膀终于长了出来。
  它们飞起来了。
  农人手持网叉,堆好一个个柴火垛,一边焦急地等候田地里的粮食成熟,一边严阵以待蝗虫大军到来。
  秦王子楚命令秦国全国进入战时状态,朝堂几乎所有卿大夫都已经在各个郡县坐镇。
  秦王子楚也亲自来到了长平,相国、丞相也在蝗灾最严重的地方。
  “朱襄,我们能赢吗?”秦王子楚问道。
  朱襄道:“生存这种事,能不能赢又有什么关系?反正都得战。”
  秦王子楚白了朱襄一眼,咳着嗽道:“我知道,我只是让你说句好话。”
  朱襄道:“我们一定能赢。你还撑得住吗?”
  秦王子楚道:“撑不住也得撑住。”
  朱襄沉默了一会儿,抬头看向远方:“嗯。”
  公元前243年,秦王子楚八年九月,蝗虫成熟了。
  秦国本土的蝗灾没有集结成大型灾害。各地郡县零零散散有蝗虫群出现,都在秦人严密的组织下迅速被扑灭。
  农人一边扑杀蝗虫,一边抢收粮食,日夜轮番劳作,在蝗虫嘴中抢夺食物。
  秦军手中的兵器变成了捕网,即使只有每日粮饷补贴,不算入战功,他们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偷奸耍滑,比上战场搏杀还要全神贯注。
  秦国本土的蝗灾控制下来,但灾难才刚开始。
  十月,蝗虫从东方来,遮天蔽日。
  秦国边境处处燃起烽火。
  这烽火不是预告敌军来袭,而是希望以火焰和烟雾来驱赶蝗虫,阻止蝗虫继续往西。
  秦人将一些难闻的枯草树枝放入烽火中,烟雾冲天,与蝗虫群缠绕在一起。天上的太阳完全被蝗虫群和烟雾遮蔽,人间好像坠入了地狱。
  看见这一幕,每个边防秦军心里都震撼得失去了言语。
  他们已经足够努力了,明明秦国本土的蝗灾都差不多控制住了。但蝗虫从东方来,他们能奈何?能奈何?!
  秦王子楚神情冰冷,嗤笑道:“寡人还不如放弃救民,直接把五国荡平了。”
  朱襄道:“别废话,来干活。”
  他与子楚一起,亲自守住山坡上的一处烽火,为烽火添柴添气味难闻的草药。
  蝗虫群飞翔高度能达到千米以上,火焰无法阻挡它们飞行,但趋光性会让它们在夜晚主动扑向火堆。
  蝗虫扑入火堆,让火堆燃得更加旺盛。
  天空中的蝗虫群虽然仍旧遮天蔽日,但好像“云层”变得稍薄了一些。
  蝗虫群飞越了秦国边境。
  然后,第二道、第三道烽火墙连线,各个群县都点燃了烽火。
  秦国士人在烽火旁唱起了《诗经·小雅·大田》,兵卒和庶人与之相唱和。
  “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
  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第235章 太子政及冠
  秦国灭蝗行动持续三月。
  从秋到冬,直到地上的叶子都快被蝗虫吃尽了。
  蝗虫最爱禾本科的植物,如棉花等植物的叶子,它本应该是不爱吃的。
  但集结成蝗灾之后,大量的蝗虫聚集在一起,遇到叶子一拥而上,大部分蝗虫都一直陷入半饥饿状态。
  这时候,它们什么叶子都吃。
  它们甚至连濒死受伤的牲畜的血肉都要咬两口。还好它们不袭击活着的生物,否则这么多蝗虫,不知道要杀多少人。
  秦国本土蝗虫控制得很好,蝗灾没有第一时间门爆发。蝗虫肆虐完东方之后再来到秦国,给了秦国抢收的时间门差。
  秦国又种植了大量埋在土里的土豆、红薯。这些农作物即使叶子被蝗虫吃了也不会影响收成。
  当十二月快结束的时候,或许是老天终于折腾够了,天降大雪,给了蝗灾致命一击。
  全国秦人持续一整年,决战近三月的人蝗大战终于落幕。
  秦王子楚登祭台,祷告天地,祭祖祭神,也首次祭秦国所有参与这次灭蝗大战的人。
  太子政站在秦王子楚一侧,仰头看着努力抑制着咳嗽的君父,手在袖子中攥紧。
  只一年未见,君父与当年在寿春见面时判若两人。
  而在寿春见面时,君父也在病中,气色并不好。
  “君父,该休息了。”太子政不忍道。
  秦王子楚笑着拍了拍太子政的肩膀,道:“寡人还不能休息啊。”
  太子政垂首不语。
  太子政此次回咸阳,是为了正月的冠礼。
  秦国宗室戴冠比周礼晚,虚岁二十二岁才戴冠。史书记载中,先当秦王后及冠的秦昭襄王和秦始皇,以及在太子时及冠后当秦王的秦武王皆是如此。
  太子政在正月就周岁二十一,虚岁二十二了,该行冠礼了。
  待行冠礼后,太子政继位,就能直接独揽秦王大权。这是秦国的大事。
  恰好秦国的人蝗大战顺利结束,抢收的粮食和南方运来的粮食,勉强能让秦国人又磕磕绊绊度过一个不会饿死太多人的年,秦国需要举行一个大典仪来振奋人心。太子政的冠礼便在这种情况下筹备得十分隆重。
  在太子政的梦境中,他举行的是秦王的冠礼,规格应当比当太子时的冠礼隆重许多。
  但看过准备流程之后,太子政发觉,现在他的冠礼,似乎比梦境中当秦王的自己的冠礼要热闹许多。
  有荀子操刀,秦国此时的礼仪本就比太子政梦中的秦朝更正式。
  秦王子楚又额外给太子政增加了许多流程,比如让两位太后,以及教导过太子政的重臣都来给与太子政祝福。
  雪姬正在押运粮食北上途中。她也会赶来参加太子政的冠礼。
  太子政看完流程后,心里就一个字,“累”。
  看着就累。
  但长辈们都兴致勃勃,还想继续往里面增加流程,太子政只能苦着脸任由长辈们折腾。
  当丞相蔺贽起头,长平君朱襄附和,相国蔡泽弃权,给太子政的冠礼前加了几场祭祀歌舞时,太子政怒了。
  “我要在大雪天穿着厚重的衣冠,站在露天地里看歌舞?!”
  朱襄和蔺贽一左一右轮流拍着太子政的肩膀,脸上带着非常慈祥的微笑:“你一生就一次的冠礼,该有的都有。放心,不会冻着你。”
  太子政立刻去找荀子告状。
  荀子想了想,叹气道:“虽然过于繁琐了些,但君上都同意,就这样吧。”
  太子政气得满脸胀红,又去找华阳太后和夏太后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