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劝降
作者:青史尽成灰      更新:2023-06-14 22:43      字数:3120
  胡大海解开了心结,转身离去,把朱元璋的意思,告诉所有弟兄们,石抹宜孙不会嘉奖,还会被细数罪行,牺牲将士都会得到充足抚恤。上位依旧执法严明,公平公正,让人心服口服。
  咱老胡依旧会忠心耿耿,绝无二意。
  胡大海满意去了,却剩下了徐达。
  此时的徐达有些尴尬了,提出给石抹宜孙厚葬褒扬的正是他,结果却惹出了这么大的风波,弄不好文武都要嫉恨他。
  张希孟倒是知道徐达的为人,事实上他也给徐达写了信,把事情的关键点了出来,想必徐达另外有考虑。
  “你可是在打杭州的主意?”
  张希孟思前想后,也只剩下这么一个可能了。
  果不其然,徐达立刻点头。。
  此时的老朱也不由得问道:“杭州又怎么了?眼下不是在张士诚的手下吗?莫非咱们有机会?”
  徐达见老朱提问,他立刻把事情说了一遍……石抹宜孙算是元廷在浙江行省,最后的一支直属力量,但是在杭州,还有一支特殊的兵马。
  这是一支苗兵,首领姓杨,名叫杨通贯。
  他也算是揭竿而起的群雄之一,很快聚集了几万苗兵,雄踞邵阳、怀化一带……但是很快杨通贯就改了主意,他不再反叛朝廷,反而选择归附元廷,帮着元兵剿杀红巾军。
  杨通贯的主要目标是徐寿辉的天完政权,他率领苗兵,作为前锋,光复了武昌,一战成名,元廷大加封赏,杨氏一族风光无限,全都得到了官职。
  正在杨家摩拳擦掌的时候,就出了事情。
  杨通贯他爹被红巾包围,寡不敌众,又缺少粮草,结果不幸战死。
  元廷也怕苗兵趁机作乱,就严令他们不许动弹, 原地待命。
  后来朱元璋率先渡过长江, 攻取金陵, 张士诚也跟着渡江,攻打苏州……元廷被逼无奈,就把杨通贯调到了杭州一带, 抵御红巾军。
  “上位,当初进攻金陵的时候, 就是他领着几万人马援救金陵, 所幸咱们下手极快, 没给他机会,杨通贯这才引兵退走。”徐达向朱元璋介绍, “咱们拿下金陵之后,张士诚又攻苏州,由于牵连时日, 给了杨通贯机会, 他几次袭击张士诚, 险些将张士诚击败。随后张士诚夺取苏州, 又派兵南下,想要攻取杭州, 结果让杨通贯打得大败而逃,斩首七千,俘虏几千!”
  朱元璋耐心听着, 忍不住道:“这么看,这个杨通贯还是一员悍将?”
  徐达用力点头, “岂止是悍将,绝对是智勇双全……只是天时不顺, 他不该来杭州的。”
  此话一出,张希孟立刻明白了徐达的意思。
  “你是说他苗人的身份, 得不到信任?”
  徐达道:“岂止是得不到信任,他几万兵马,消耗的军需粮饷,不是一个小数目,元廷没有粮饷,杭州士绅又不愿意支持他。杨通贯的处境很难,这才不得已依附自己的手下败将张士诚!”
  张士诚前段时间向元廷请降, 果然得到了回应……被授予太尉衔,并且将浙西、淮东之地,割让给张士诚。
  一瞬间,张士诚竟然又成了大元朝的忠臣, 不出意外,他还是杨通贯的上司。靠着投降诏安,顺利接管了杭州。
  张士诚的运气,依旧逆天!
  连老朱都不得不感叹,这货的命可真好。
  只不过投机取巧是要付出代价的,杨通贯既不服气张士诚,也不愿意听从他的调遣。而另一边,朱家军迅速南下,切断了杨通贯返回家乡的道路。
  成为了断线风筝的杨通贯,很是尴尬,想回家,回不去,想回归大元的怀抱,无路可走。让他听从张士诚的话,又心不甘情不愿。
  徐达是吃准了杨通贯的心态,所以才出了一招。
  “你打算借着厚葬石抹宜孙的机会,说服杨通贯投降?”
  徐达道:“其实我早就和杨通贯有了书信往来。我向他承诺,上位必定会妥善对付苗兵,让他大可放心。我也是鬼迷心窍,竟然想利用石抹宜孙,来劝说杨通贯……都是属下思虑不全,给上位添了麻烦!”
  听完徐达的这番话,不管是朱元璋还是张希孟,都没法生气责怪。
  徐达身为一个将领,关注点都放在战场上,也是情理之中,甚至是职责所在,他能寻找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法,更是值得称赞。
  只不过这个杨通贯,真的能投降吗?
  “其实还是有机会的……比如这一次攻击诸暨,我其实安排了兵马,防止有人援救。而杨通贯在杭州,按兵不动。张士诚更是派人南下,看意思倒像是防备石抹宜孙逃入杭州避祸。毕竟一旦石抹宜孙和杨通贯联手,再图谋杭州,可就难了。”
  张希孟忍不住一笑,“这倒是附和张士诚的作风。当下的事情就是要如何收服苗兵,拿下杭州了。”
  朱元璋沉吟道:“杭州可以暂时不拿下,但是这伙苗兵不能放过。咱们很需要他们!”
  张希孟微微思忖,立刻明白了老朱的意思,同时也暗暗叹口气,朱元璋在军务上的敏锐程度,已经超过了自己一大截啊!
  杨通贯的老家在湖广南部,属于苗民中的“飞山蛮”,他们的祖上,是五代时候的飞山公杨再思,绵延几百年,源远流长,在苗民当中,非常有声望。
  而且单纯从战斗力来看,也是极为强悍的一支。
  朱元璋盯上了他们,原因也很简单,天完那边的势头太迅猛了,尤其是那个倪文俊,更是所向披靡。
  前者朱元璋布置围攻庐州的左君弼。
  虽然成功打下了庐州,但是却没有杀死左君弼,这家伙带着残兵向西逃窜,投靠了天完。
  而天完这边,就是由倪文俊统军,占领了安庆!
  要知道安庆可是朱元璋和刘福通谈判的时候,划给朱家军的势力范围。结果让天完这边给抢先了,着实欺人太甚。
  常遇春一怒之下,领兵攻击。
  常遇春有多厉害,不用多说,可问题是他在半路上遇到了另一伙人,他们厮杀一场,常遇春竟然没有讨到便宜,只能悻悻而归。
  事后才知道,这位让常遇春铩羽而归的猛士,叫做张定边!
  朱元璋得知这些事情之后,并没有选择立刻向天完展开反击。相反,老朱摆出了收缩的态势,他只是安排人马,死守庐州,堵住天完攻击淮西的路,同时在巢湖,濡须口,池州一带,布置兵马,另外又派人抢占了饶州,牢牢控制鄱阳湖东岸,避免天完越过鄱阳湖,威胁金陵。
  老朱在西边构建了一条防线,阻挡天完。
  这就是两面受敌的艰难。
  张希孟也是一清二楚,所有才有了跟方国珍合作,攻取诸暨,清扫元廷在江南的势力,迅速稳定一边,腾出手来,去对付另一边。
  其实当下态势,竟然战国争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朱元璋联合刘福通,是合纵,而天完给张士诚遥相呼应,正是连横。
  围绕着长江上下,中原大地,展开了生死对决。
  老朱想要收取苗兵,把他们送回老家,从湖广的南部烧一把火,点了徐寿辉的裤裆。
  不得不说,这一招是真够高的!
  现在就剩下一个问题,杨通贯能不能投降了?
  “石抹宜孙的事情,关乎是非黑白,咱是不能让的……不过杨通贯愿意投降咱,咱必定会一视同仁,绝不亏待。”朱元璋看了看张希孟,问道:“先生,你看能不能派一个能言善道的过去,劝说杨通贯?”
  张希孟点头,“自然可以,只不过能不能成,就不好说了。”
  老朱也想得开,他笑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即便他杨通贯不投降,咱也有别的办法。”
  “徐达!”
  老朱低声唤道。
  徐达急忙躬身施礼,“属下在。”
  “石抹宜孙的事情,就这么揭过去了,你现在就调动人马,做好准备,如果杨通贯不投降,咱们就动兵。再有,张士诚也不会老实,还要方国珍。你要小心应付,只要这一战打好了,咱们就能全力以赴,掉头向西,先灭了天完!”
  “天完,天完!咱要让他们明天就完!”
  老朱狠狠一锤桌子,霸气十足。
  徐达急忙答应,这一仗该怎么打,他早就在心里筹谋了不止一遍,很快,一道道的命令下达,朱家军积极备战。
  相比之下,选谁去劝说杨通贯,就显得麻烦了不少。
  哪个文人嘴皮子利索,能说会道,可以让杨通贯投降呢?
  最佳人选,毫无疑问是张希孟,但是同样毫无疑问,老朱不会放人。他绝对不能让张希孟去冒险。
  既然张希孟不能去,那就……让孙炎前往吧!
  谁让他是张希孟的首席秘书呢!
  “张相,张师父,我可听说了,苗兵野蛮,我这细皮嫩肉的,到了他们手里,可如何是好啊!”
  张希孟认真想了想,从怀里掏出十贯钱,放在了孙炎的面前。
  “这,这是让我收买杨通贯?这么点钱,未免也太少了吧?”
  张希孟笑道:“收买杨通贯是太少了,但是买纸钱却是够了。”
  “纸钱?”
  “对啊,我给你烧足这么多的,让你到地府当首富,你看如何?”
  “不如何!”孙炎气得切齿咬牙,他是倒了八辈子霉了,“您瞧着吧,无论如何,我也会平安归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