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第26节
作者:
石头与水 更新:2023-01-13 01:00 字数:4321
为了不再丢脸,郢王妃终于闭嘴。
嘉平大长公主遥敬她一杯,郢王妃忍着老血,也举杯彼此饮了。
荣烺一拍小巴掌,自带解说,“这多好呀~”
第40章
在宗室中,郢王妃素以讲究礼法闻名。
如今叫荣烺弄了个有苦说不出,除了她亲闺女云安郡主外,就是儿媳妇郑氏虽然淡定着一张叫人挑不出毛病的脸,心下也有些好笑。
当然,也有人怀疑荣烺是不是故意给郢王妃难堪的。
可看看荣烺那包子脸包子头黑白分明大眼睛,哎,公主才几岁,这就是小孩子天真无邪。
孩子可不都这样么,有啥说啥的。
余下的宫宴时间,郢王妃都拒绝再跟荣烺说话,她认定荣烺是故意的:这丫头打小跟着郑太后长大,学了一肚子郑太后的坏心眼儿!
不信看郑太后那双眸微眯的惬意样儿,肯定心里不知如何得意哪!
待宫宴结束,大家纷纷告辞而去,嘉平大长公主便带着长孙长孙女住在了万寿宫。
长孙打发到皇长子那边儿去,孙女姜颖就与她一起宿在万寿宫。
当天傍晚时分,嘉平大长公主也休息好了,姑嫂俩说起话来,嘉平大长公主便提到重修《贞烈传》的事,“皇嫂,这事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
“您怎么突然想到重修《贞烈传》了?”关系差点的人都不能问的这样直接。
“倒不是我想到的,阿烺提起来的。她觉着,这书里许多含义,是被人曲解的,所以提议重新编注。”
嘉平大长公主瞪圆眼睛,惊讶唏嘘,“我的天哪,阿烺这才几岁,就能想到重修《贞烈传》,她这小,就能读懂这等蠢书了?”
“可别小看孩子。孩子只是年岁小,有时候说出的话,倒比大人都高。”
嘉平大长公主不管这个,她凑近些道,“这事儿还没开始办吧,这可得算我一份儿。这事最好皇嫂应个名儿,我来给你打下手,如何?!”
“你别问我,我交给阿烺办了。”
“这样的大事。”嘉平大长公主担心荣烺年纪小,毕竟这书现在基本只要读书人家的女孩子,都会读,简直遗害不浅。
嘉平大长公主见识深远,深知编注此书对天下女孩子的影响,所以格外看注此事。
“没事儿。让她办办看,她办不好,不还有咱们么。”
“皇嫂你鲜少办没把握之事,既然让阿烺办,肯定有您的道理。”
郑太后笑了笑。
荣烺正带着姜颖看给姜颖收拾出的屋子,“阿颖姐,你在嘉平关的屋子是什么样儿的?”
“我们那儿冬天冷,都是睡炕。”姜颖的目光落在屋里的紫檀木床上,“也有人家儿睡床的,不过,我们那边夏天太短了,床不如炕实用。”
“没事儿,咱们屋里也都有小炕。”荣烺指了指临窗的小炕,“我屋里也一样。我平时都是在小炕桌上看书吃点心。”
“帝都暖和,我床跟炕轮着睡。”
荣烺听的直乐,她还把姜颖要用到的书本、学习用具都准备好了,单独还有一份课程表。姜颖一看,公主课程安排的也挺密,都是上午两节,下午一节。一个月休息五天,三天是休沐,还有两天标注的是小宴。
姜颖奇怪,“公主,每个月初一十五都要举行宴会么?”
“这是我的小宴,初一十五是外命妇进宫请安的日子,我也会在这天招待我的朋友。我们现在正准备编纂一本《女子防骗手札》,已经收集了百来份案例,开始进行编写了。正好阿颖姐你来了,嘉平关有拐带女子的事么?”
“有,不独是女子,男人孩子,都有掠卖的。”姜颖道,“掠卖是犯法的,在嘉平关,这样的人抓到就是砍头。倘有家里知情不报的,也一起贬入贱籍。”
“你们那边儿的人贩子,是怎么拐带人口的?”荣烺问。
“拐带?”姜颖奇怪,“何需拐带,都是直接抢了就走。”
荣烺眼珠子险掉地上,“还能抢了就走?没有人拦么?”
姜颖就给她讲起嘉平关大漠草原,地广人稀,有些匪类驭快马,便是壮年男子在路上独行,倘遇着匪类都可能被抢。财物抢走,人一捆就卖了。更遑论妇女孩子。
“怪不得嘉平关尚武。”
“就是啊。我们那边便是妇人女子都以强健为美,土匪也不很容易得手,像是村子都修了土堡,就是为了防土匪的。大家出门多是结伴,带着防身棍棒刀枪,真遇着土匪,不一定谁劫谁。”
荣烺说,“可见身体好、会武功很重要。”
“当然了。要我说,许多事都是靠拳头解决的。”姜颖自幼在嘉平关长大,她祖父是嘉平关老大,祖母是大长公主,她也并不是帝都闺秀的腼腆性格,很敢说话,“就譬如我小叔手下的一个小旗,你知道什么是小旗不?”
“知道,就是军里管五十个人的小官。”
“对。就有个小旗,原先娶了个媳妇,对那媳妇很不好。那媳妇家里就告到军中来了,后来,给他们判了和离。就彼此不相干了。”姜颖道,“然后,那小旗的母亲就托媒婆给小旗另说了一门亲事,这回他可是遇着克星。”
“成天鼻青脸肿的去当差。”
“这是被揍了啊。”
“是啊。他后来娶的这媳妇一身的好拳脚,他根本打不过。但有什么事做不好,这媳妇抬手就是一顿揍,揍的他老老实实的,连个屁都不敢乱放。”
荣烺听的哈哈大笑。
姜颖也笑了,还总结给荣烺听,“你看,前面的媳妇能说不好么?就因为柔弱,打不过那男的,就日子过的不好。后头这媳妇,就一定比前头的好么?可就因身手好,起码打起架来不吃亏,日子便能过下去。”
荣烺大为赞同,略一琢磨便道,“看来,还得再加一门武功课。”
“学点武功没坏处的。”姜颖看荣烺赞同自己的看法,心下也很高兴,觉着荣烺虽则年纪小,却是个有见识,善于看到别人优点的人。姜颖跟荣烺说,“习武不是为了欺负人,主要是为了防身,也能强身健体。在嘉平关,身体弱的人是活不长的。”
姜颖的到来,为荣烺的生活注入了另一股生机澎湃的崭新气息。
第41章
第二天一早,郑皇后带着各妃嫔来万寿宫请安的时候,郑太后就让姜颖见过了各宫娘娘。毕竟以后姜颖要在宫里长期生活,万寿宫虽是在仪凤门之外,与后宫隔了一堵墙,也难免与诸位娘娘见面,所以,先打个照面儿。
待请安过后,郑皇后回宫处理宫务,诸妃嫔回宫待召。
自徐妃被关,按理她们的机会多了些,但也没哪个嫔妃表现出专宠来。荣晟帝似乎没什么特别偏爱,或者他的偏爱就是徐氏。
荣烺亲自带姜颖去各宫主位那里行过礼,就算正式认识了。
姜颖发现,荣烺跟宫里妃嫔的关系瞧着也都不错。
转念一想,荣烺是公主,生母是宠妃,从小在万寿宫长大,就是宫里有人酸徐妃,嫉妒皇长子,这份嫉妒到荣烺这里也会小很多。
谁会针对公主呢?傻子都不会这么干。
公主又没继承权。
然后,姜颖就跟荣烺几个一起读书了。
宫里的庄严华美自然非嘉平关的公主府可比,最让姜颖服气的还是帝都人物俊秀,尤其是第一节 课的齐尚书,长的很像样。
姜颖颇是多看两眼,心道,这位尚书颇是俊秀。
齐尚书看到多了一位学生,也关照两句,问姜颖在家有没有学过国史。姜颖说,“我粗学过一遍,只当再复习了。”
齐尚书便不担心姜颖跟不上进度了。
倒是荣烺与荣玥几人说增加一门武功课时,荣玥几个都有些拿不定主意的模样。荣玥迟疑的说,“这行吗?不是说女孩子都得斯斯文文么,就是说话声音大,都得说有欠温柔和顺。女子持枪弄棒,帝都很少见的。”
郑锦倒不是担心名声,她说,“学武功什么的,又脏又累,还容易受伤。我记得小时候,我哥有一回耍鞭子,耍自己脸上了,好些天才消肿。”
颜姑娘道,“我不反对。我记得有一个案子,就是一个男子与妻子发生口角,便把妻子打死了。案卷上记载,男子坚称是误伤致死。要是那妻子会武功,武功厉害,怕就没那误伤致死的事儿了。”
荣玥胆子小,虽然她也参与编写《女子防骗手札》中来,但每次见到听到这类案子,都有点害怕。她小声说,“就是会武功,也不能打人吧。丈夫,可是一家之主。”
“可以用来防身。你要会武功,别人打人,起码不会任他打。我们整理的那些被拐被骗的女子的案子,为什么被拐骗的多是女子孩童,皆因这两者体娇身弱,反抗力小,捏在手心儿好掌控。”颜姑娘道,“何况,孝慈皇后便有救驾之勇,这是载入史册的。”
孝慈皇后,世祖之母,太.祖的第二任皇后,也是当今郑太后的姑妈。
颜姑娘不愧首辅之女,举例之无可挑剔,连郑锦都立刻扔掉自己的观点,附和道,“是这样。听我祖母说,孝慈皇后年轻时就是文武双全,一直陪在太.祖皇帝身边,舟船车马,转战天下。”话到最后,与有荣焉。
姜颖视线在颜姑娘身上一掠而过,含笑道,“我也常听祖母说,孝慈皇后武功非常好,说有一回太.祖微服,在西山一凉亭歇脚,遇上前朝刺客作乱。那些刺客非常凶狠,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太.祖微服,带的侍卫有限,被刺客杀至面前,孝慈皇后手刃五人,为救太.祖受了伤。”
纵胆小如荣玥也听的神往,荣烺更是拍手说,“真厉害!”
“是啊。武功这样东西,用的时候不会很多,可一旦用,必是危急之时。有时,会,就得命。不会,就丧命。”
如此,习武之事通过几人公议,荣烺才去同郑太后提的。
郑太后一向对荣烺百依百顺,问明缘故后,便允了。只是武师傅的人选需斟酌一二,如便帝都女子已无人习武,顺柔长公主也只是熟谙骑射,小冰的武功是同顺柔长公主的侍卫长学的。
郑太后心中过了一遍,宣来道录司正印,问道家可有适宜女子修习的功法。
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才值得郑太后一问,道录司纵还不清楚,也立刻回答,有,而且是特别好的功法,当下举例一二三。
不过,道录司掌印也说,“现在习武的女子少了,师妹们多是在山中清修。”
“公主想学习一些武功,你荐几个人过来。”
道录司掌印立刻应是,下去安排人选不提。
这事儿给僧录司的和尚知道,当下羡慕的不轻,就很想去跟郑太后说,咱们少林也有适合女子修习的武功哪。
很多年后,荣烺说到自己的少年时光时,依旧会说,“我小时候,凡我想有的,都有。”
甚至,荣烺习武的事,荣晟帝也没有反对。
连带在帝都显赫人家里流传的,太后娘娘欲重修《贞烈传》一事,重整旗鼓的郢王面见时问起,荣晟帝也给出了肯定答复,“朕知道的,这事太后交给阿烺了。”
郢王条件反射的反对,“这怎么成?此等要事,岂能交给公主,公主尚在稚龄。”
“王叔何需急着反对,这事原就阿烺提及的,眼下朕也没见她哪里出错。”
郢王当时就想说,公主非但年纪小,这样的大事交给一个孩子,岂非儿戏!但对上荣晟帝淡然无波的神色,郢王想到子晴先生的劝诫,当下止住即将出口的话,微微躬身,“也是老臣,关心则乱,有陛下看着,必然无碍的。”
“王叔放心吧。倒是宗室,近来有无重要事务。”
“眼下就要到年底,给宗室的年例银子刚发下去,也有诸多宗室上表向陛下请安。”
可即便郢王想息事宁人,最终修注《贞烈传》的名单里,没有郢王妃的名字,这岂能令郢王府心服。
此事由郑太后下懿旨,以郑太后为首,郑皇后、嘉平大长公主、顺柔长公主、在帝都的诸位郡主,皆在列,连荣烺小小年纪,也排名在诸郡主之上,做为主理人之一,唯独没有郢王妃。
郢王妃简直气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