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不是白月光咋滴_分卷阅读_31
作者:令狐狸      更新:2020-06-13 22:14      字数:1990
  毕禾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有些无奈地低声道:“可我不是早已经拒绝过你了吗?”
  157的车门砰的一声打开,毕禾转头看了一眼,旋即对上安晋的视线,难得认真地与他道了个别:“我走了,阿晋,再见。”
  安晋错愕而复杂地看着他,毕禾已经转身几步跨上了车。
  “小禾!”
  安晋抬脚似乎想跟上来,却不知想到什么,又停了下来,愣愣地站在原地。
  毕禾上了车,走到车窗边看着路边的安晋,对面双手握拳站在原地,神色沉沉地看着他,然后突然一拳打在了站牌上。
  公车缓缓起步,将他留在了原地。
  空旷的车厢里只有最后一排坐着戴耳机的高中生,好奇地看了站在窗边的毕禾一眼,又低下了头去。
  毕禾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下,盯着司机大叔的后脑勺看了许久,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他的脑海中闪过安晋站在站牌旁的落寞身影,其实刚才他面前的安晋已经不是高中时那个穿外校制服的安晋了,但毕禾几乎能准确无误地勾画出对方在听见自己道别后的神情。
  他一定在努力抑制着自己,以至于面部肌肉几乎都要抽搐起来,想要追上来,又被另一个人安晋死死拉住。
  毕禾觉得很奇怪,他自认并不是多么了解安晋,却几乎能断定这一瞬间对方一定是这样的状态,就像多年前一样。
  他有一瞬间的心软,黑发毕禾犹犹豫豫地想说什么,被黄毛毕禾一把按在了原地。
  不许心软。黄毛毕禾狠狠地说。
  当年就是你太心软,才惹到这些无穷后患。
  毕禾闭上眼,一瞬间掉进一条长长的走道里。走道两旁禁锢着许多人,他犹豫了一下往前走,一声声的“毕禾”被扔在了身后。
  他走过小学时的木制书桌,走过刚上初中时领到的第一套校服,走过高中校门口卖早餐的阿婆。
  “小禾!”
  肩膀被猛地一拍,毕禾睁开眼回头,安晋站在自己身后,凌乱的头发下是一张神情紧张的脸。
  毕禾四处看了看,夏天的太阳从树叶缝隙里冲下来,刺得人眼睛疼。
  他肩上背着装了许多练习册的书包,热得唇色发白,只想快点离开,却说不出话来。
  “我是认真的。”安晋死死盯着他的眼睛,面上神色有些紧张,又有些急切,“你相信我,小禾,我是真的喜欢你。”
  “为什么不可以?你说句话,行吗?”
  毕禾紧张地抓着书包背带,黑色的头发和瞳色都被阳光覆上了浅浅金光,好看得不得了,他却显得无措和不忍。
  “我……”他紧张地道,“我们都是男生……”
  “你喜欢女人?”安晋皱眉问。
  毕禾动作一顿,说不出话来。
  “你不喜欢。”安晋笃定道,有些急切,“小禾,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不可以?你没什么认识的人,我知道的,我对你不好吗?你和我在一起,我会保护你,不会让别人欺负你。”
  毕禾原本有些不知所措,闻言长长地叹了口气:“安晋,我真的不喜欢你,我也不是女孩子……不需要你保护。”
  “为什么?”安晋咬着牙,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为什么不喜欢我?”
  毕禾被问住了,不知如何回答他好,喜欢不喜欢还有什么为什么呢?
  他低下头,安晋的目光过于灼热,让他不知如何是好。他觉得有些不忍,许久才无奈道:“你是很好的朋友……”
  “我不想和你当朋友!”安晋突然怒吼了一声,吓得毕禾一抖。
  安晋愣了愣,努力平息了一下气息,低声道:“小禾,你考虑考虑我吧。”
  眼前的世界像是晃了晃,黑发毕禾的声音有些远。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阿晋,我不能吊着你,只能拒绝。”
  一双无形的手将他从原地拉离,毕禾眼前一晃,再清晰时发现自己站在一间眼熟的房间里。
  这是一个男生的房间,只有一张单人床和几乎占据了整整一面墙的大书柜,上面整整齐齐地码着满满的书,每一本都有着翻过许多次的痕迹。
  毕禾站在木制书桌前,拿起正闪烁着信号灯的老式手机。
  上面满满的都是安晋发来的短信。
  他这才想起来对方似乎是要走了,不知道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才刚到高二的暑假就要被家里人送出国去。
  安晋在短信里说着自己的无可奈何和对他的挂念。最后一条短信是一连串的感叹号,说想见毕禾一面。
  毕禾对安晋没有超脱朋友之外的感情,看着这一条条带着恳求的短信,却再次心软了下来。
  他不是懂得如何硬下心来拒绝别人的人,就算正是因为自己的心软才一次次给了安晋机会慢慢地进入他的世界变成了所谓朋友,此刻他也依然产生了一种不忍心的情绪。
  他尝试着拨了安晋的电话,接起来却是一道陌生的男声。
  “你好,毕禾。”
  毕禾一愣,犹豫道:“你好,安晋在吗?”
  “抱歉冒昧了。”那边的男声很低沉,语气听起来有些冷淡,“我姓季,是阿晋的朋友。”
  毕禾张了张口:“啊,你好。”
  “阿晋被家人送上飞机了。”姓季的男人道,“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你可以六个小时之后拨一个我给你的号码,当然,也可以不。”
  毕禾似乎没反应过来,愣愣地保持沉默。
  那边又道:“他的意思我传达到了,打扰,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