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科举日常 第83节
作者:不懂云      更新:2022-08-24 23:29      字数:4149
  皇帝勉励方瑜:“等到颜料做好,朕第一个赏赐给爱卿。你最近的悟性极佳,作出来的兰蝶雀嬉戏图很是传神生动。只是尺寸太小了些,你回去再画一副大的,装裱好献给朕,朕也好挂在寝殿内时时赏玩。”
  和熙帝生怕方瑜舍本逐末,消磨掉难得的绘画灵气,才说了这一大段的话。
  方瑜十分知趣,顺着皇帝的话应承。
  方瑜揣摩过皇帝对他的心思。怎么说呢,就像是辛勤的老农对于茁壮的幼苗那样,带着期盼和偏爱,乐于多浇水施肥,保护小苗顺利长大。
  作者有话说:
  小鱼这个穿越女真是好辣鸡啊,哈哈哈!
  涉及到油画相关知识,我也不是太了解,如果有出入,就当做bug吧。
  第124章 不甚健康的君臣关系
  方瑜明确了自己在皇帝跟前的定位, 就更游刃有余起来。
  他原本就很喜欢诗书绘画,没有皇帝大领导督促他也会好好深入学习的。
  现在嘛,就是皇帝导师带着他这个翰林院学生继续深造, 未来考研考博, 还不用愁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和薪资待遇, 前途那是十分光明的。
  宫里的事大多都瞒不住人。等到方瑜带着赏赐之物出来,那些传闻流言也跟着流传出来。
  虽然翰林院里还有两个人的画作很受皇帝的喜欢,但方瑜的宠臣名头还是传遍了京城。
  有好事者给这些皇帝认可的擅画臣子起了个花名,唤作“侍画宠臣”。而其中最受皇帝喜欢的方瑜还有个特殊的头衔——侍画玉郎。
  不得不说,京城这起子官宦的嘴真是又酸又臭又不饶人的。
  其中最刻薄的那伙人应该就是以靳成思和叶盛光为首的, 他们更进一步,在私下里直接称呼方瑜为“侍画探花郎”。
  就好像我们小鱼真是什么奸臣佞臣似的。
  方瑜对于这种暗暗挖苦的起外号行径很是不爽, 却也没计较, 直接当做了别人嫉妒他的勋章。
  方瑜想要干些实事作为他的政绩,要不然这弄臣宠臣的名头是摘不下去了。
  可他身在翰林院修史,手中没有实际管理权, 就连翰林院的核心事务都无法插手,又何谈干实事呢。
  方瑜在官僚体系中只是一个小螺丝钉, 平时想要转个头都不行, 因为头上有无数人在盯着他压着他。
  而他的前后左右都排满了同样的螺丝钉,挤作一团, 彼此戒备,只等着上升的机会。
  这半个月来, 方瑜积极地在翰林院领导旁边游走, 除了在领导跟前混了个脸熟, 也就没有其他所得了。
  他还是只能修史, 无法领到为皇帝草拟文书诏令的活计。
  张之青和方瑜的私交很好, 平日一起上班也看出了方瑜的心思,就借着两人单独出去吃饭的机会劝他。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咱们现在修的史书就是记载这些国家大事的。”张之青说:“修史在哪朝哪代都是重中之重,你我二人要不是科举的前三名,也够不到这样的好差事呢。”
  方瑜认真地听着张之青的话,细细思考。
  张之青见方瑜听进了他的话,才继续往下讲:“别看和咱们同科的那些庶吉士每日里跟着上面的大人瞎忙,那又有什么用呢。写出来的文书诏书也属不上他们的姓名,不过就是个翰林院学徒,三年之后他们走了还要再来一批填坑的。”
  “咱们两个就不一样了,这修史的功劳是明明白白的,谁也盖不过去的。所以你也别急,别受外面人风言风语的影响,就跟着许学士走,好处多着呢。”
  方瑜这才发现他之前想左了,起身向张之青致谢:“多谢兄台教我,愚弟无以为报。”
  张之青从来都是乐意与人为善的,见方瑜诚心谢他,也很高兴结交下这位朋友。“你我是通家之好,我又比你虚长几岁,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至此,方瑜和张之青成了官场上的好友,常常相互帮扶。
  方瑜也确实需要一位这样的同行者。他读书考试行,可在当官混官场这方面就很生疏,哪怕有岳父提前给他补过一些课,可那也不够用啊。
  岳父冯骞一直都是在地方混着,他的那点做官心得放到京城官场就很不适用了。
  而且方瑜现下还是天子宠臣,简直就是把人架在火堆上烤,稍不留神就会跌下去遭祸。
  这刀尖上行走的艺术实在太难,方瑜也是勉强应付。
  张之青就不一样了。他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曾任户部侍郎,父辈虽然稍弱,但家学渊源,张之青接受到的教育远非方瑜这样的农家子可比。
  方瑜能得到张之青的点拨可以算是走了大运道。方瑜也记住了这份人情。
  有次,皇帝想办个私人画展没拿准要请谁时,方瑜特意提了许学士和张之青。这两人皇帝也有印象,就把这两人带上了。
  许学士清高倒是不甚在意这些,张之青和许学士的妻儿都把这人情记到了心里,与方家的关系更是再进一步。
  等到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方瑜和冯婉花费了不少钱,特意提前买来不少冰存在家里的冰窖,省得真到三伏天时买不到冰再抓瞎。
  五月初,方瑜收到了一封家信,是老太太让宜文写来的。信上说老太太雇了镖局,带着冯晋和冯达的长子往京城来了。
  方瑜估算一下时间,这一行三人是四月初出发的,路上估计不会太赶,怎么的也要走上将近两个月,最慢五月末也应该进京了。
  冯婉也一起收到了父亲和二哥的来信,知道两个侄儿也要过来,高兴地张罗起来。
  她和方瑜商量着,又多采购了一车冰,怕家里人口多了不够分。
  方瑜拿着账本看家里的花销。京里物价高,就算住这一项上省了不少,可要想家里人过得舒服不紧巴,这银子就是少不了。
  方瑜这等小官的俸禄其实是远不够用的。
  好在方瑜之前靠着香水赚了不少,手里有积蓄,进京当官前也收了不少的礼。现在他又是天子宠臣,私下里人情往来也是进的比出的多。
  冯婉合上账本,摸着肚子说:“等小三生出来,咱家的花费还再多些呢。”
  方瑜听冯婉这么称呼自家老三,被逗得不行。“这事我来解决,你就安心在家里养胎吧。”
  冯婉出主意:“对了,你做的那个香水,可以拿到京城里来卖啊。”
  方瑜来之前把做香水的配方教给了宜文,同时还交待孙家不要说出香水是他家的买卖。
  方家和冯家现在还是寒门小族,兜不起香水这个暴利买卖。所以,方瑜才只打算在同宁府周边卖。
  方瑜手上有香水和肥皂两个配方,虽然都是最初级的那种,可是对于这个朝代来说,也是能赚钱的好东西。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京城权贵多,哪个都不是方瑜这只小蚂蚁可以惹得起的。
  方瑜考虑半天,又去外面逛了半天的街,买了一些香料香花和香谱,业余时间摆弄起瓶瓶罐罐。
  十几天后,他靠着提纯花露和研磨浸泡成品香料,混合出两款气味协调、留香超过一个时辰的古代香水。
  冯婉和两个妹妹成了他的第一批体验者,对这种香水都很喜爱。出门做客时喷些,和她们说话的贵妇小姐都在问是什么熏香。
  方瑜心里有了底,再带了几瓶薄荷绿茶橘香的经典款,入宫献给皇帝。
  古代的文人雅士都爱用香,而且真正的贵族家中还有各自家传的独特香方。
  和熙帝这个文艺范十足的天子自然也很喜欢方瑜的新香方。
  “爱卿你总是有许多巧思巧意!”和熙帝对这几瓶香水爱不释手,对方瑜这个臣子也是赞不绝口。
  这时候谦虚是必须的。
  方瑜说了个编好的借口:“多谢陛下称赞,其实也是碰巧了。臣喝桂花酒时觉得花香扑鼻,而且这香味比在盛开的桂花树下闻着还雅致。微臣便想知道用酒泡上其它花瓣香料会是什么味道,所以就试着做了,没想到效果竟然这样好。”
  和熙帝原本就很欣赏方瑜的字画,如今又是经常接触交流,方瑜还总能带给他一些惊喜,和熙帝更很喜欢这个年轻臣子了。
  “这香方价值千金,爱卿怎么还把这配方说了出来?”和熙帝玩笑道。
  “陛下喜欢这香水就是臣的荣幸了。”方瑜再接再励,努力自然地来拍龙屁。“臣也不太懂做买卖的事,而且这香水也很好制作,别人看几眼就能学过去了。”
  和熙帝想起他那不甚丰腴的私库,觉得这香水是个好赚的买卖,就大包大揽起来。
  “你是个正经的清流文人,哪里懂得这些商贾之事。”和熙帝笑着说:“我手下正好有懂这些的皇商,香水交给他们去制作销售,你就在家安安稳稳地读书作画,等着每月的分红吧。”
  方瑜装出吃惊又不好意思的模样来,拱手客气道:“这香方既然献给陛下了,臣哪有还收分红的道理。”
  和熙帝大手一挥,就把这事坐实了。他还特意和方瑜讲了经济道理:“还有一大家子要养,你那点俸禄在京城可不够用呢。爱卿你还没买宅子呢吧?这钱你攒着,到时候先在京城买个大宅院,要不然过几年你买更贵。”
  你能想象一个皇帝在你跟前讲买房的事吗?
  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古代,方瑜做梦都没梦到过。
  这实在是太玄幻了。已经超出正常人可以想象的范围了。
  头一次,方瑜在皇帝面前愣神了。
  和熙帝发现方瑜在愣神,就会心一笑。他想,果然是才子性格。但也多亏了是这般性格,要不然这方爱卿的画也不会这般有灵气了。
  和熙帝爱画如命。见到这般“清纯”有潜质的画家苗子,他就忍不住心底那该死的保护欲。
  作者有话说:
  咦,你们见过这般奇怪的皇帝吗?
  第125章 两面派
  方瑜带着二百两的赏银从宫里出来, 一路上遇到的太监对他都十分恭敬。
  皇帝手下的能人自然多,不过一个来月,香水便在京城的达官富人中间流行了起来。
  方瑜特意给家里寄了封信, 让方宜文和孙家不要再制作和售卖香水了, 以后也不要再提这茬。
  这时老太太也带着冯家的两位小少爷到了家。
  方老太太精神头不错, 一冬天的保养锻炼也没有白费。这几十天的马车坐下来就是感觉有些闷,她的身体状况很不错,一点小病都没得。
  反观冯家的两个少年郎,到了京城家里就起不来了,直接在床上修养了三五天。
  冯晋的长子叫冯昆玉, 今年十六岁,已经是个秀才了。只是他学问上还差些火候, 最近几年也无法中举, 又留恋京城的繁华,就打着来京城跟探花小姑父学习的名头,顺利从穷乡僻壤的县城回到了首善之地。
  冯达的长子今年也有十四岁了, 名叫冯昆熠,学习上不成, 和他爹一个性格。他听说堂兄要来京城, 就也和家里爷爷和爹闹,说他长这么大还没去过京城, 这次一定要跟过来开开眼界。
  方瑜特意让下人收拾出来一个大院子,好好照顾冯家小哥俩。他们可是这宅院正经的主人家, 又是妻子嫡亲的侄子, 方瑜自然要对他们好了。
  方老太太也住进了孙媳妇特意收拾好的院子里, 美臻和乐妍也搬了过去, 挨着奶奶一起住。
  京城的繁华让老太太十分震惊, 同时她也觉得这次拼了老命来京城住真是来对了。
  她以后都不会离开京城了。
  方老太太细细打量她居住的卧房装潢摆设,暗暗咋舌。这么大这么好的大宅院要多少银子啊,孙媳妇的娘家可真是有钱。
  她这次进京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要教导好孙媳妇,督促这个娇小姐要守妇道听孙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