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378节
作者:纣胄      更新:2022-07-03 17:02      字数:3981
  结果让人大臣写了一首诗:
  “四鼓冬冬起着衣,
  午门朝见尚嫌迟。
  何时得遂田园乐,
  睡到人间饭熟时。”
  后来皇帝们实在是受不了了,便改成了三六九上朝。
  即便是如此,朱翊钧也不想上朝,实在是太累了。有张居正处理这些琐事难道不好吗?他不比自己处理的好?
  可是眼前的情况看得出来,事与愿违啊!
  戚继光都有了这样乱七八糟的想法,何况其他的臣子?
  有些事不能光看说,要看怎么做。你对外怎么说,他们该不相信还是不相信。
  朱翊钧看着戚继光,继续说道:“朕觉得自己还年轻,朝堂上的事纷繁复杂,朕还有很多事要学习。如果真的因为朕年轻而耽误了大事,那朕就愧对大明朝的列祖列宗了!”
  闻言,戚继光满脸的感动,跪在地上说道:“陛下圣明,是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厚,请陛下恕罪!”
  戚继光说这些话的时候满脸的感动,态度也一样的真诚。
  对于一个臣子来说,能够遇到这样的明君圣主,是一件非常非常值得自豪和感动的事。虽然皇帝没有做什么明君的事情,但是能知人善任、自我认知清晰的皇帝就已经足够成为一个明君了。
  在戚继光的心里面,当今陛下就是这样一位皇帝,年纪虽然不大,但是自我认知清晰、能知人善任。这一点从皇帝对张阁老的信任当中就能看得出来,有大气魄、大度量,很难得。
  看着一脸自我感动的戚继光,张居正笑眯眯的没有说话,他还不想告诉戚继光真相。
  既然你是这么想的,那你就这么想下去好了,回头让历史的史书上也这么记载,君臣相合的佳话就这么来了。
  至于说皇帝比较懒惰、不想上朝,这种事是绝对不能记载的。如果有人说的话,一律严惩不贷。居然敢造谣?
  朱翊钧看着戚继光的表现,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没有和张居正交流过,但是朱翊钧的心里边的想法和张居正一样。自己根本就不是为了偷懒,自己这么勤劳的皇帝,怎么能说是偷懒?
  这是一个皇帝的大胸襟、大魄力。
  朱翊钧走到戚继光的面前,伸手将他搀扶了起来,笑着说道:“爱卿快快请起,这也不能怪爱卿。坊间各种各样的传闻都有,实在是对朕误解太多。”
  “现在爱卿已经知道了,爱卿也就不要多想了。这次朕把爱卿找回来,是商量辽东一战的。朕想要一战平定辽东,这件事还是要交给爱卿来做。”
  “兵部和户部那边的人也已经安排好了,这件事就交给先生来主持,你们要好好的制定一个完善的计划。这一次朕要一战定辽东,爱卿有没有信心?”
  朱翊钧一脸信任的看着戚继光,满满都是期待。
  闻言,戚继光连忙点头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和希望!这一次一定能一战定辽东,让大明辽东再无边患!”
  听了这话,朱翊钧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如此就最好不过了。”
  说完,朱翊钧又转头看向身边的张居正,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关于朕亲政的事,就交给先生来办吧。”
  “是,陛下。”张居正在一边点了点头说道。
  听到皇帝这么说,张居正的心里面是有一些复杂的。一方面是松了一口气,另一方面也是有些失落。毕竟掌握了权力这么多年,突然间就交出去,还真的是有些让人不太适应。
  不过事已至此,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如果自己再不交权的话,那朝廷上下真的就出问题了,最后的结果可能不是很好。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就麻烦了。
  自己和皇帝还要留一段佳话在历史上。想到自己和皇帝能名垂青史,张居正心里面就好受了不少。
  朱翊钧在旁边一脸严肃的说道:“先生,朕觉得这件事一定要大办特办,要让全国上下的人全都知道,以免他们再胡说八道。”
  “先把消息放出去,等年后再办。过了年之后又要在辽东作战,所以这件事就等作战之后再办。不过在办之前,还是要慢慢来的。朕准备先祭祖,然后再祭天,等到这些都做完之后,朕再正式亲政。”
  闻言,张居正的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神色。
  皇帝,能不能不把拖延说的这么高大上?这么理直气壮?
  自己怎么教出来这么一个学生?
  先放出消息安安人心,然后把这件事拖到年后;年后还要准备在辽东打一场大仗,这一仗什么时候打完还不一定;打完了仗之后还要准备祭天、还要准备祭祖,这些东西折腾下来,估计大半年都过去了。
  张居正也不敢再说什么,如果再说的话,恐怕皇帝就要搞一个封泰山了。
  朱翊钧也没有办法,他其实也很想去泰山。
  历史上的皇帝搞臭名字的事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这个“泰山封禅”就被宋朝的一位皇帝搞臭了。
  而“千古一帝”这个名称又被鞑子朝的某位皇帝搞臭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翊钧实在是不想再去泰山凑这个热闹。否则的话,你以为我不想出去再浪一圈回来再亲政吗?
  条件不允许,没有办法,不能再浪了。
  “陛下放心,臣明白。”张居正点了点头说道。
  朱翊钧也很满意,摆了摆手说道:“你们就赶快去准备,让兵部和户部尽快拿一个计划出来。”
  “是,陛下。”张居正和戚继光一起答应道。
  “对了,也不能光顾着辽东,西北那边也要想一想办法,这件事就交给你们了。”朱翊钧说道:“即便不能打赢,也要把他们打疼。”
  实际上,朱翊钧是想两线开战的,只不过是怕撑不下去而已。
  听了这话,张居正先是沉默了片刻,随后说道:“陛下,京城那边的人马能不能调动?不如让马芳去西北吧?”
  马芳去西北也不是第一次了,上一次西北闹腾起来就是马芳去的,而且他做得很好,没打仗就把人赶跑了,没什么损失。
  只不过这一次就不一样了,这一次去的话肯定是要打仗的。光靠西北的人马肯定是不行的,张居正话里面的意思说的很明白,就是让马芳把自己训练的京城人马带走。
  想到京城的那些人马,朱翊钧还真的有一些迟疑。实际上,这些人在朱翊钧的眼里还没有训练好,根本就没有成军,至少还需要一段时间,武器装备还没有装备完毕。现在这个时候把他们拉到战场上去,似乎不太合适。
  不过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了,略微沉吟了片刻之后,朱翊钧说道:“先生的这个想法倒是可以,回头朕问一问马芳。”
  听到皇帝这么说,张居正也就没有再说什么。这件事的确要问一问马芳,毕竟那些人是他训练的,能不能拉到西北打仗还要他来做主。
  不过在张居正看来,拉去西北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京城那些人马训练得已经非常精锐了,他们的装备也是非常好的。
  张居正唯一担心的就是皇帝舍不得这些精锐的人马,毕竟花了他那么多钱,都是宝贝得不能再宝贝的宝贝。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不过目前从皇帝的态度上来看,应该没有这种藏着掖着他们的想法。这就让张居正松了一口气。
  如果把京营这些装备精良的人马拉上去,西北那边还说不定真能打赢。
  第五七四章 马芳负责打西北
  送走张居正和戚继光之后,朱翊钧也没有迟疑,就让人去把马芳找来了。
  最近一段时间,马芳老的更厉害了,胡子眉毛都有些发白,不过走起路来还是虎虎生风,脸色也非常红润。
  朱翊钧越看,越觉得马芳有点黄忠的意思。
  等到马芳走进来之后,朱翊钧也没让他行礼,直接就让人给他搬了把凳子让他坐下了。
  等马芳坐下之后,朱翊钧语气随意、态度和蔼的问道:“爱卿,最近如何?”
  “回陛下,臣很好。”马芳态度倒是依旧恭敬。
  朱翊钧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戚继光回京了,这件事你知道吧?”
  马芳点了点头。
  戚继光回京了,他当然知道,这事在京城当中还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尤其是在他们这些军人当中。
  朝廷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把戚继光喊回来,尤其是在这个马上就要过年的时候。
  这一定是有什么事发生了,只不过一直没有什么消息传出来,让他们有些打听不到消息。
  朱翊钧继续说道:“朝廷准备开春之后在辽东用兵。”
  闻言,马芳顿时就激动得站起身子说道:“可是要臣去领军作战?陛下放心,臣一定能打好这一仗!”
  这是他心里面最真实的想法。
  马芳这辈子都想好好的打仗,只不过大明从来都没有支撑起过他的战争野心。
  虽然马芳在西北的时候也打了很多的胜仗,战果颇丰,可是很多都是基于战略防御打的仗。
  对于马芳来说,他很想好好地纵横披靡打一仗,可是从来都没有这样的机会。
  现在年纪越来越大了,他原本以为这辈子可能根本就没有机会了。没想到到了这个年纪,似乎再一次看到了希望。
  要知道,他训练这些军队已经很长时间了,对于马芳来说,这是有感情存在的。这辈子如果不领着这支军队打一场大大的胜仗,他总觉得不圆满。
  一支军队没打过一仗,是不合格的军队。
  在马芳的想法当中,这一次一定要好好的打一仗,给这支军队留下一些东西。
  想到这里,马芳的身子都有一些激动了起来。
  他期盼的看着朱翊钧,希望皇帝能给他这个机会。
  马芳也知道,自己这么大年纪了,想要再上战场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皇帝肯定也有自己的考虑。
  毕竟历史上像自己这么年纪上战场打仗的人也不多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样的故事可不是说说的。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样的事马芳不想也落到自己的身上。
  这辈子,他不想再留下什么遗憾了。
  朱翊钧没有想这么多,只是想让马芳在这个年纪再打一仗,也算是全了他的心意。
  毕竟这支军队是马芳练出来的,不打一仗对他来说有些过于残忍了。
  被马芳热烈期盼的这么一看,朱翊钧的心里都是一动。在他的心里面,甚至都产生了让马芳去辽东打仗的想法。
  不过在这一刻,朱翊钧收回了这样的想法。虽然心里面有动摇,但是他也明白不能这么说。
  在恢复了理智之后,朱翊钧摇了摇头说道:“辽东肯定要打,但不是让你去。这一仗,由戚继光来打。”
  听了这话之后,马芳的目光明显灰暗了下去。
  朝廷要在辽东打一仗,那肯定就是大战。不让自己去,但把自己叫过来了,那很明显就是让自己打辅助。
  “你听朕好好说。”朱翊钧看着明显很是失落的马芳,叹了一口气。
  马芳闻言,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于是恭敬的行了一礼,便再次坐了下来。
  “今年冬天是一个冷冬,京城的日子也不好过。你在京城,应该知道前些日子朕已经把兵工厂和兵工厂的煤都拉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