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那一年 第44节
作者:
远上天山 更新:2022-01-03 00:11 字数:4171
不过他懂语文老师,对方一直都是这么分享好的作文的。
……
所幸倒霉的也不光纪时一个,班里被点名表扬的学生还有好几个,每个人被点名之后都面红耳赤,很难再保持云淡风轻的人设。
这么一折腾,语文课原本昏昏沉沉的氛围立刻变了,所有人都睁大眼睛盯着电视,一是怕社死场面突然降临自己头上,二是等别人社死的时候可以大声嘲笑。
高考作文占的分数毕竟高,哪怕对其他题型也很重视,他们语文老师还是尽量拨时间来讲作文。
其实到了高三,语文老师基本就不会再强调作文的格式这些基础内容了,晒范文也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对作文的感觉。
纪时虽然社死了一小会,他也认真欣赏了别人的作文,像黄雅琼的作文他就觉得特别好,用词很出众,情感又很真挚,属于作文写作的全能战士。
“我什么时候能写出那种水平的作文啊?”纪时忍不住感慨。
“你可以的。”曾泰然拍拍他肩膀,“这篇不就挺好吗?”
值得一提的是,曾泰然“我的爷爷”开篇的作文又入选了语文老师的优秀范文实例,不过对比其他人不好意思的表现,他全程抬头挺胸,一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定模样。
对爷爷系列作品无比了解的11班学生纷纷投来敬佩的视线。
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原来如此。
他们很好奇,曾泰然是不是真打算写到高考结束了?
第52章 日常 依旧是日常
语文课后是一节英语课,本来该上数学的,数学老师有事请假,和英语老师换了个班,明天的英语改上数学。
他们上午已经上过一节英语课了,上午主要是讲昨天做的练习卷,所以下午英语老师大概也没课可讲,让他们把书合上开始默写单词。
大家纷纷露出苦瓜脸。
最近做题练习多,英语老师已经很久没叫人上去默写单词了——一般来说,老师不催的事情他们是不会去做的,大多数人的主动性都很差,除非是那种真正热爱学习的学霸。
“李力,潘高峰,你们俩去黑板上写。”
被喊到两个人顿时一副被雷劈中的神情,屁股像被502胶粘在椅子上似的,英语老师催了很久,才不甘不愿地从椅子上起身,两人对视一样,相互释放着“你会吗”“你觉得我会吗”的眼神,最终,确认对方和自己一样什么也没背之后,他们才认命般叹了口气。
“第一个单词,工业化的。”
纪时在单词本上写了industrialized这个词。
他的单词本是小学生才会买的那种四线格本,又薄又软,但是这样写出来的单词很工整,也算能起到练字的作用,他有时候就是会纠结这种旁人不在意的细节。
“第二个单词,准确的,确切的。”
这个词应该是precise,如果他没记错的话。
“第三个词,阐明,使清晰易懂,澄清;净化。”
基本上老师念出一个单词的第一种意思,纪时就能把单词完完整整地默写下来,这说明他这段时间背单词还是很有效果的,没白下功夫。
黑板上,李力把最后一个clarify写出来了,前两个词空在那里,潘高峰是一个也没写,面前一片空白,他把脑袋扭到李力那边,扭了一会,终于也慢吞吞地在黑板上写了一些字母,纪时仔细一看,他好像写成了charity,不得不说,这两个单词的确挺像的。
默完单词,英语老师也没叫课代表把默写纸收上去,因为从李力和潘高峰两人的默写情况,她基本已经能猜出其他人究竟默成什么样了。
她把十个单词和语义都写在黑板上,让大家对照着订正。
这节课改讲的卷子也讲完了,没有新资料可讲,英语老师干脆又把what,which,when这几个词的用法在黑板上强调了一遍,例句写了满满一黑板。
老师写多少,纪时就在笔记本上抄多少,抄到最后手腕都酸了。
剩下的时间,趁着英语老师在座位之间答疑的时候,他们这一圈人把老师围住,请她讲强化班练习卷里的几道难题。
英语老师早知道他们搞到了强化班的卷子,她也没有在别的班声张,只在一边帮他们分析某道题为什么填某个选项。
“李老师还是很厉害的。”曾泰然嘀咕道,“我之前上了一个辅导班,那个老师对着答案讲试卷,她把c答案看成了d,还在那讲了好几分钟为什么选d,后来大家提醒她才发现。”
“李老师好歹是金陵师大毕业的,咱学校一年能有多少个考进金陵师大?”
金陵师大好歹是正经的211高校,省内师范学校的头把交椅,z中一年不过500个一本,一本里能上金陵师大分数线的未必有一半。
毕竟省内高校的录取分都有些溢价,超一本线几分的学生基本要杜绝上一本大学的心思,挑一个二本的好专业就足够了。
……
等下午的课都上完,全班都在做练习卷的时候,老驴才姗姗来迟,把纪时的补习试卷还给他,顺便告诉全班,他作为本班班主任为大家搞来了其他班都没有的福利——额外的一套化学试卷。
“切~”
大家只能默默在心里鄙视,不能把鄙视呈现在明面上。
收到试卷纪时才发现,什么福利,基本上就是他这段时间补课的练习,其中虽然也有老驴结合知识点自己出的题,但那股熟悉感……纪时不想多说了。
“另外,最近天渐渐冷了,大家多穿两件衣裳,别把自己搞冻了。”
“大家用电器的时候也要小心,少用大功率电器,可能引发火灾,2班之前有个同学在家被热水袋烫伤了,你们怕冷用热水袋的也要注意。”
纪时自己平时不太用电器,他想了想,回头要和他妈多说一声,出租房里的电器都集中在一间屋子里,确实不太安全。
各科的试卷发下来之后,纪时先把做得快的几套试卷给写了,然后专心致志攻克物理和化学卷。
“周伟乐,你物理和化学写完了吗?”
周伟乐在后面回答他:“物理好了,化学还差几道题。”
“那等我写完了,你记得把试卷借我看看。”
“把你英语借我。”
纪时比了个ok的手势。
他借周伟乐的物理和化学试卷当然不是想抄,就是想对一下答案,看看自己的正确率怎么样。
补课之后纪时做题的速度更快了,正确率也更高了,加上前后坐着姚蒙和周伟乐两大理科高手,纪时感觉下次月考他应该能考个不错的分数。
现在已经是12月初了,z中这边却并没有透露出要月考的消息,不过11月的月考时间本就往后拖了拖,12月可能也要拖。
“会不会搞全县联考,或者和另外几个县一起搞全市联考?”
纪时印象中,他在z中的日子里,学校和其他学校一起参加联考的次数好像不太多,对下面的乡镇高中,z中基本是能够碾压的,但是对其他县和上级市的联考,z中的平均分一般都比较高,但顶尖的学生却未必能考过人家。
他就读的那一届,z中已经渐渐开始走下坡路了。
这大概也是很多县一级高中的缩影,老师还是那些老师,教育资源依旧有所倾斜,可学生却一届比一届少,很多孩子都被家长带到外地去读书,享受地级市乃至省会城市的资源,还留在本地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少。
纪时他们那时候就有这样的例子。
似乎是本地一个很厉害的家长,孩子本来都去姑苏读书了,但是成绩一直不行,又在那边瞎玩,后来就被接回了z中,直接插进了最好的班。
具体情况纪时也不了解,因为也不是他们这一届的。
一般来说,z中根本就不接收插班生和复读生,成绩差的学生更是不会接,但那个学生确实是进了,还是在z中参加的高考。
“管他呢?联考还是高考都得自己去考,分高分低都是自己考出来的,最多学校丢脸罢了。可又不能因为丢脸就不参加,不参加不是更丢脸?”
“咱们学校又不差,谁说联考咱们排名就靠后了?”
……
纪时物理和化学的试卷一直到晚自习才写完,写完之后他就立刻拿周伟乐的试卷去核对,一张试卷差不多30个小题,纪时有足足25题答案和周伟乐是一样的。
这个结果让他有些振奋,因为之前他也和周伟乐和姚蒙对过答案,正确率绝对没有现在这么高!
周伟乐正好瞥了眼他的试卷:“纪时,你很可以嘛!”
“是不是超牛逼?”
周伟乐冲他竖起大拇指:“就进步速度来说,你这个成绩真是够可怕了。”
纪时现在还会错的都是那种比较难的题型了,中等难度的题他基本都能全对,而且难题也或多或少有些思路。在他们物理老师和老驴的认知里,难题就是用来区分a+、a和b这几个等级的。
纪时现在差不多站在了a等的边缘,拿b绝对已经稳了。
不过纪时是不愿意拿b等的,老驴他们几个老师也不愿意,要是一好好的金陵苗子去了二本,物理老师和化学老师还要不要面子?
怎么好好的孩子语数外能排进年级前十,物理化学连前20%都进不去呢?
忒丢人。
……
纪时受了鼓励,不由开始对月考摩拳擦掌。
做完五套试卷之后,又做了一套老驴的福利和强化班英语卷,距离晚自习结束还有一段时间,纪时趴在课桌上缓了缓,换另一份化学资料做。
到了这个点,班里人心思也基本都不在看书上了。
有人拿了零食吃,有人把小说书摊在桌上光明正大地看,就连姚蒙都拿了本《青年文摘》看里面的心灵鸡汤,这年头的鸡汤特别多,还一个个编得特别像样,一不小心就会中毒,不过无聊的时候拿来解解闷还是很不错的。
快下课的时候,更有别的班的学生溜进他们教室后门找他们班人玩,也不是玩游戏,也不是打牌,就几个人聚在一起聊天也挺有意思的。
反正这个点老师们也都回家了。
冬天太冷了,汽车还算普及的年头,老师们要么骑小电驴要么骑自行车,风呼呼刮着可不好受。
纪时看了10页的参考书,把参考书对应的习题都写完了,写一会他就要站起来稍微活动一下身体。
“na的化学反应公式,2na+……”
这本参考书上有化学方程式大全,从碱金属到氮族元素应有尽有,类似于万能宝典的那种形式,对纪时而言还是很有用的。
他这段时间是真真切切学到东西了,所以再看到这些化学公式,它们看起来也变亲切了很多。
他觉得,这就是他从学渣向学霸转变的过程,以学霸的眼光看,以前讨厌的东西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可爱起来,化学是这样,物理也是这样。
……
这一天纪时照例回宿舍睡,姚蒙等着和他一起回去,他已经把东西收完了,站在纪时桌边看纪时收东西。
纪时正在摞参考书,一本接着一本,摞成厚厚的书山,他桌上的试卷也堆成了山。
很多参考书他都看过了,做完的题也有不少。
那……
纪时从桌子底下的纸箱子里翻了翻,终于翻出一本色彩醒目、字体很丑、名气超大的参考书系列——
正是那本传奇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纪时很想说,这个时候的《五三》绝对没有那么火,曲一线2008年推出的这个系列在如今的高考市场上只是个小弟,王后雄的魅力要更大一些,只不过谁能想到,n年以后的《五三》居然火成了一个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