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屯田
作者:
细柳兰舟 更新:2021-08-15 04:12 字数:2103
阳光照拂在富宁县上,街边开始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勃勃。
陆绎一大早就来到了扣押俘虏的营地之中。
望着黑压压面色迷茫的原安南的贼军,陆绎心中没有一丝波澜,他看向一旁的钟辰飞,问道:“都安排的怎么样了?”
“今早都施舍了清粥,只是大人,用咱们大明的钱粮供养这些俘虏,是不是有些……”钟辰飞饶了饶头,有些迟疑。
“是觉得很不舒服吧?”陆绎失笑的摇摇头,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辰飞啊,这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好人,善心都是有目的地。”
想着,陆绎便把自己上奏想让俘虏屯田的想法,告诉了钟辰飞。
钟辰飞听完后,顿时眼前一亮,止不住的夸赞道:“大人就是大人,这种计谋完全是绝户计。”
这段时间打完胜仗后,钟辰飞也没有闲着,他带着不少斥候探子冒险深入安南打探情报,得到了不少信息。
就比如说眼下被俘虏的一万五千名安南贼军来说,他们大部分都不是正规军出身,而是由莫登庸上位之后,从安南全境大肆招募的民兵。
直至三个月他们进攻富宁马关二县时,他们大多数都还是庄稼汉,在田里刨食为生。
不过话虽如此,但因为安南自史以来都十分惫懒,再加上老天爷赏饭吃,他们只要随意的丢下粮种,就能够收获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粮食,所以在安南大多劳作的是女人,与中原地区截然相反。
所以钟辰飞夸赞完陆绎的计划后,也不忍疑惑道:“大人,这些安南俘虏果真会如此听话的为我们大明屯田吗?”
“这可就由不得他们听不听了。”陆绎神秘一笑,随后说道:“让新军们操练起来,将这群俘虏全部带到富宁县十里外的荒野平原上。”
以五千不到的新军兵力去驭使一万五千名俘虏,不得不说,陆绎的言语之中透露着极度自信。
先不说新军皆是全副武装的骑兵,单单是这一万五千名被杀破胆的俘虏,完全就升不起反抗的心思。
半个时辰后,所有俘虏便被带到了目的地。
盖因他们大多数安南贼军听不懂汉话,陆绎还特地从黔国公沐昌祚那里调来了近五十名通译,围绕着这一万五千人喊话。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能够顺利调来这五十名通译,陆绎甚至在上奏的札子还曾署名沐昌祚的名字,算是一件投桃报李的小事。
沐昌祚知道后,自然是十分欣喜,不仅大方的派来了五十名通译,还大手一挥让手底下司掌火器的千户所,给予了陆绎新军一半的火器。
本就年轻没有心机的沐昌祚完全不知道,这就是陆绎的城府。
不过让陆绎完全没想到的是,沐昌祚竟然这么大方……
于是按照原先设想,完全是由骑兵组成的新军,就这样多出了五个百户所的火器,虽然这些火铳远不如神机营的火铳,但聊胜于无,陆绎还是挺欢喜的,大不了日后再想办法增强新军的实力。
“让通译们传话吧。”
收回了思绪,陆绎缓缓开口道。
“十人为一队,六十人为一营!”
“每人开垦十亩荒田者,其中一亩为私有。”
“表现良好的可以成为队率、营长,甚至是脱离奴籍!”
“谁要是敢逃跑,实行连坐制度,一人逃跑整队受罚,五人逃跑全营受罚,谁心怀不轨举报者右赏,知情不报事后被查出的重罚!”
“……”
伴随着通译的传话,原本眼神灰暗安南贼军们的双眼,渐渐明亮起来。
土地私有,这在安南完全是不敢想象的待遇,可当他们成为明军的俘虏后,只要努力的开垦荒田,就能享受这同样的待遇,这怎么不让他们欣喜!
一时间不少俘虏开始主动领取耕田的曲辕犁以及锄头,开始了热火朝天的耕田劳作之中。
这不禁让闻讯赶来的云南布政司的莫大人颇为叹服。
这哪是俘虏?说他们是大明的农户都有人信。
“陆大人当真厉害,莫某叹服。”
“莫大人。”
当发现莫允这个云南布政使后,陆绎不敢怠慢,上前抱拳行礼。
虽然黔国公府在云南属于“土皇帝”般的存在,但对于同样是封疆大吏的莫允,沐昌祚都不敢怠慢,陆绎又何等何能敢轻视与他?
不过话虽如此,陆绎也犯不着卑躬屈膝,只是以平常对待官僚的平稳态度对待默问罢了。
“敢问莫大人此次前来,所为何事?”陆绎疑惑道。
“哦,是这样的陆大人,莫某此次前来,是想要向陆大人征要五千名俘虏,去修筑富宁马关二县的城墙。”莫允微笑道。
只不过这个笑容在陆绎的眼中看来,却格外的有些诡异。
在摸不清楚对方尿性的时候,陆绎觉得犯不着得罪莫允,所以他试探着问道:“广南府流离失所的百姓不是有近一万人吗?何不以服劳役的形式聘请他们劳作?”
“哎,陆大人有所不知,云南的财政因为近几个月战事的缘故,已经有些入不敷出了,莫某倒是想要照顾好这一万余难民,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至今上奏给朝堂请求拨款的奏折如入泥潭,没有半点水花传回。”莫允唉声叹气的说道,从言语表情之中,不难看出,这名莫允当真是一个为民请愿的好官。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陆绎眼神闪烁,在派去的探子尚未禀报有关莫允品性以及为政的确凿消息之前,他决定与莫允先虚与委蛇为好。
毕竟陆绎已经差不多将这一万五千名俘虏安排妥当,朝令夕改会有什么后果可想而知。
轻则引发那五千名被调走的俘虏发生哗变,重则会让剩余的一万名俘虏担心自己就算开坑了荒田,也会被明廷以各种理由给夺走,让他们白忙活一场。
这样的结果已经不是屯田成不成功了,而是对以后朝廷的信誉产生打击。
这可不是一个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