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379节
作者:十三闲客      更新:2021-07-07 23:32      字数:4180
  牛建东抬手指了指放在地上的交龙纹鑑,问道,“能不能便宜点?”
  老板摇了摇头,“便宜不了太多,最多给你抹个零。”
  两个人一番讨价还价,最终牛建东以一个相对而言很便宜的价格拿下了这件春秋战国时期的交龙纹鑑。
  买下这件青铜文物之后,牛建东不敢耽搁,将它小心翼翼地包装好了之后,立刻就运回了魔都博物馆。
  回到博物馆后,牛建东便叫来了青铜器修复师张春君,笑着对他说道:
  “小张,这件交龙纹鑑,就交给你来修复保养了。”
  张春君时年三十余岁,踏实肯干,牛建东对他也很是放心。
  张春君围着这件交龙纹鑑转了几圈,实际上,这件青铜器文物整理上还算完整,只是因为长期积压,上面长了许多有害锈,将交龙纹鑑上的部分纹饰都给覆盖掉了。
  事实上,青铜器表面锈层对器物的影响青铜器在地下受到环境影响,结构会发生变化,表面形成不同色彩的氧化覆盖层,这就是“锈“。
  锈有很多种类:黑色的氧化铜、红色的氧化亚铜、靛蓝色的硫酸铜、蓝色的硫酸铜、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白色的氧化锡等等,绝大多数属腐蚀产物,其性质比较稳定,它是历史遗存的见证。
  有些锈对青铜器的保存是无害的,称为无害锈。
  文物保护修复准则规定:对于状态稳定、不会继续发展的锈蚀产物,原则上不要求去除。
  但有些锈是有害的,它会缩短文物的寿命,必须清理掉。
  “好,我尽快将它修复保养好。”
  张春君点了点头,让人将交龙纹鑑搬回了青铜器修复室。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原以为很容易修复的交龙纹鑑,等到清洗过后,让他大吃了一惊。
  第534章 自制矫形器
  在初步清洗过后,张春君顿时就大吃了一惊:
  这件青铜交龙纹鑑,存在着大量不合乎文物保护规范的修复痕迹。
  文物贩子为了能卖个好价格,用很粗劣的手段把它补上了,让人看不清原本的花纹,除此之外,交龙纹鑑的器壁非常薄,平均厚度为1.5毫米,最薄处仅仅只有1毫米。
  “头疼啊!”
  和张春君一起修复这件交龙纹鑑的青铜器修复师小钱挠了挠头,说道,“现在这种情况,只能将文物贩子修复过的地方重新拆开,然后再重新修复了。”
  张春君点了点头,道:“暂时也只能这样了,但这还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件交龙纹鑑器壁这么薄,要矫正就很麻烦了。”
  青铜器,尤其是年代久远的青铜器,本身就已经被锈蚀得很厉害了,想要将扭曲的器物碎片矫正,一般都是用木锤敲打,器壁厚一点的,用这种方式倒还好一些,像交龙纹鑑器壁这么薄的,力量大了,怕直接给敲裂了,力量小了,又起不到作用。
  张春君又说道:“先拆开和清理一下,看看情况再说。”
  经过对原先不合规范修复处的拆除和清理,“交龙纹鑑”破损为89件碎片,缺损三分之一。
  小钱看着摆了一地的碎片,眼睛瞪得大大的,过了好半天才说道:“这,这怎么弄?”
  “怎么弄?慢慢弄呗。”
  张春君摇了摇头,一脸无奈地说道,“不过,矫形这一道工序,咱们暂时可能还做不了,技术上过不了关,工具也不行,咱们还得先把技术提高了再说。”
  技术怎么提高?当然是多修复青铜器了。
  小钱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他也知道,凭他们俩目前的修复水平,肯定修复不好这件交龙纹鑑的,与其将它修复得不伦不类,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去修复其它容易修复一点的青铜器文物,将自己的技术提高来再说。
  而且,说不定过个几年,又有什么新的修复工具出现,到时候再来修复这件交龙纹鑑,那就要容易多了。
  打定主意以后,两人将交龙纹鑑碎片上的有害锈全都清洗干净之后,便将它们归整起来,放到修复室的一旁,一旦条件成熟,随时都可以将它们搬过来修复好。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在这期间,张春君也没有闲着,依然每天都在修复室里修复青铜器,但依然没能修复那件交龙纹鑑。
  这一天,博物馆方面送来了一件晋侯蛙鱼纹匜(【【yi】】)盘,这件青铜器文物已经全都化成了碎片,锈蚀严重,几乎看不出其本来面目,想要修复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最麻烦的是,这件晋侯蛙鱼纹匜盘盘底也很薄,想要矫正过来,也很麻烦。
  “这件青铜匜盘,也不好修啊。”
  小钱已经变成了老钱,他盯着这件晋侯蛙鱼纹匜盘,皱了皱眉头。
  “不好修,就慢慢修呗。”
  张春君还像十多年前那样,一点也不慌,慢条斯理地将青铜匜盘的碎片初步清理之后,再确定哪些锈需要保留,哪些锈需要清除。
  不仅如此,保留下来的锈还需要进行修整,使它自然、层次分明地分布在器物表面。
  接下来,就是实施晋侯蛙鱼纹匜盘的矫形工作。
  传统的矫形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种就是捶打法:如果铜器是圆形、有弧度和凹面的器物,可以根据弧度大小制成不同弧度的铅砧等器具,垫在变形部位,然后用铅锤在反方向锤打,使弧度或凹面逐渐向里收缩或扩散,直到恢复原貌。
  这种矫形方法,主要是针对那些胎质厚、延展性较好、韧性强的青铜器进行局部坑陷的整形。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模压法。
  这种矫形方法大多采用锡或木制的台钳或液压机上缓缓加压,铜片大约恢复三分之一时,停一段时间去掉压力,检查恢复的变形是否正确,再次加压时需要时松时紧,直到铜器变形部位恢复原形。
  如果去掉压力后还有小的变形存在,又再用锤打的方法去解决。
  模压法主要用于铜胎较薄、韧性好,腐蚀轻的铜器。
  但张春君手上的这件晋侯蛙鱼纹匜盘,铜胎不仅薄,而且还锈蚀严重,延展性不佳,这两种传统的矫形方法,肯定是用不了了。
  该用什么方法来给这件青铜匜盘矫形呢?
  张春君陷入了沉思之中。
  “别想了,下班了。”
  张春君正想得入神,老钱忽然从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这事儿也急不来,明天再说吧,咱哥俩好久没一起喝酒了,出去喝点?”
  “好。”
  张春君长舒了一口气,笑道,“天气这么冷,喝点酒活活血。”
  两个人说说笑笑,收拾好工作台上的东西,便一起离开了修复室,往博物馆附近的小饭馆里走去。
  走到路上时,张春君忽然看到一辆小车停在路边,司机正骂骂咧咧地用千斤顶将车子顶起来,准备换胎,原来是他的车胎破了。
  千斤顶?
  扳手?螺纹钉?
  张春君的脑子里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来,他拍了拍走在前面的老钱,说了一句:“不去喝酒了,我想到办法矫形了,要回去赶个工具,改天我请你。”
  老钱还没听明白张春君的话,就发现对方早已经一路小跑着往博物馆的方向去了,很快就不见了人影。
  愣了好一会儿,老钱才摇了摇头,笑骂了一句:“入魔了这是。”
  第二天一早,等到老钱来到修复室时,忽然发现里面多了一个半人高的大铁桶,不同的是,这个铁桶上浑身都是洞,每个洞里都有一根粗细不一的铁条。
  他好奇地凑上去看了看,问道:“这是干嘛的?”
  张春君抬起头来,黑黑的眼圈证明了他一夜都没睡觉,他一脸得意地笑道:“这是我发明的,多力点加压式矫形器,你看怎么样?”
  “能用?”老钱一脸不信。
  “当然能用。”张春君点了点头,取出一件晋侯蛙鱼纹匜盘比较大的碎片,朝老钱扬了扬,笑道,“你看,这就是证明。”
  老钱伸出双手捧过这件晋侯蛙鱼纹匜盘碎片一看,顿时倒吸了一口气,居然已经矫形完毕了。
  这一个白天,张春君和老钱用这件新设计出来的多力点加压式矫形器试验了好几次,实践证明矫形器在纠正青铜器器形变形这一环节里,有很强的恢复能力,并且比较安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张春君又将青铜匜盘的小碎片夹在模具内,放在大台钳中校正,然后对个别缺损铜器片处,用锡补齐。
  通过一系列工作,最终成功地修复了晋侯蛙鱼纹匜盘。
  而此时,张春君的目光终于又投向了放置在修复室里十多年的那件春秋交龙纹鑑上。
  它已经等待了很久了。
  第535章 浑源彝器
  青铜器修复一共有十二道工序,清洗、拆除、除锈、矫型、焊接、翻模、铸铜、刻纹、配缺、补色、打磨、做锈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青铜器的修复工作无需使用全套工序。
  春秋交龙纹鑑,它不仅是张春君成为青铜器修复师以来,碰上的难度最高的青铜器文物,也是魔都博物馆唯一一件用足了整整一十二道工序的文物。
  尽管张春君灵光一现,发明了多力点加压式矫形器,解决了器壁极薄、锈蚀严重的交龙纹鑑矫形问题,但仍然还有重重困难在修复之路上等待着他去攻克。
  就比如交龙纹鑑器身有一些地方有缺损,就必须补缺。简单一点的,用铜皮补上去,外面罩一层环氧树脂,环氧树脂上可以着色、补花纹。
  而考究一点的,就要到金属加工厂去专门铸造一块铜,可是一般厂家谁肯做这种小事啊,一个大锅炉,只炼这么小一块铜?
  本钱都要亏到姥姥家里去了。
  无奈之下,张春君只好趁着休息日,到外地去找那些小加工厂,一家一家地问过去。这种活儿也并不是什么加工厂都能做的,还得找到合适又愿意做的小厂才行。
  而且即便找到了符合条件,又愿意承接这种小活儿的加工厂,也不可能一次就能做到刚刚好合适的,有时候还得返厂重来。
  这一来二去,光是为了配缺,就足足花了一两年时间。
  就靠这么一点一点地磨下去,张春君最后还是将这件交龙纹鑑给修复了——从当初牛建东在香江古玩街淘到了这件青铜器文物,并将它带回了魔都博物馆,直到如今张春君将它修复,已经整整过去了一十六年。
  张春君也在这一十六年的过程当中,变成了魔都博物馆青铜器修复室里的“元老”级人物。
  当初跟他一起进入青铜器修复室里学艺的,还有另外三人,他们三人早已经辞职出国闯荡去了,甚至还都改了行,只有张春君一直留在修复室里埋头苦苦钻研修复技术,如今也已成为了青铜器修复专家。
  ……
  “看”到这里,向南缓缓回过神来,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他全程“旁观”了张春君一十六年的青铜器修复生涯,这当中不仅仅有春秋交龙纹鑑的修复过程,还有“吴王夫差鑑”、“晋侯蛙鱼纹匜盘”等数百件青铜器的修复过程,可谓是收获颇丰。
  事实上,虽然说修复春秋交龙纹鑑耗费了十六年时间,但在前面的十多年时间里,张春君自知自身技术不够,而且当时的修复工具也不足以解决交龙纹鑑存在的问题,所以,他一直在等待时机。
  既要磨练自己的修复技术,也要等待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希望能涌现出新的修复工具来。
  因此,真正修复春秋交龙纹鑑,也就是最后的两三年时间。
  话是这么说,可一件文物要修复两三年时间,其实也挺吓人的,一般的人还真未必能熬得住,更别说新闻里说的十六年了。
  感慨了一阵,向南继续朝青铜馆里面走去,看到了一头牛——确切地说,应该是一件被铸造成耕牛造型的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