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电灯替代了煤气灯
作者:杨远新      更新:2021-07-01 08:45      字数:2503
  第五十六卷 春风送暖
  第一节 电灯替代了煤气灯
  傍晚,春柳湖召开群众大会,宣讲中央《连改定居》文件。
  会场设在位于鲤鱼脑的大队电话室兼网具房的门前,杨柳林对面的草坪里。鱼车鼓架和机动指挥船甲板搭起一座很大的主席台,两边的台柱子分别挂着两盏吱吱作响的煤气灯,散射有限的亮光。
  突然间,整个会场一派明亮,像太阳出来了似的。
  从机埠方向传来历抗美的一声高呼:
  “通电啰!通电啰!”
  网具房的板壁上、柱子上的电灯泡和会场四周用竹竿挑起的电灯泡全部放亮,照得会场内外如同白昼。
  柱子上、板壁上张贴的数张宣传连改定居重大意义的大红标语闪闪发光: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富渔民!
  改造连家渔船,实现陆上定居,走共同富裕之路!
  告别水上漂泊,建设崭新渔村,过幸福美满生活!
  草坪四周插着10面鲜艳的红旗,湖风吹来,猎猎作响。
  电灯映照着主席台中央悬挂的毛主席接见渔民时的光辉画像,也照亮了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有的说,有的唱,有的跳,有的交头接耳,都为春柳湖22瓩机埠正式通电开机,既可保障垸内排水,又有了生活照明而高兴、而自豪、而庆祝。
  从此,春柳湖渔民像四周的农民兄弟一样用上了电,掀开了新的生活篇章。
  绝大多数渔民都纷纷向严东华书记表示感谢:
  “搭帮严书记为春柳湖送来了光明!”
  “吃水不忘挖井人,用电感谢共产党!”
  “俺渔民家家户户有了电,以后的日子就好过啰!”
  黄春江高兴地说:
  “乡亲们!俺渔民更要感谢严书记为我们送来了党中央号召连改定居的文件呀!春柳湖能建机埠、能通电,都是因为严书记早就和党中央想到了一起,支持我们进行连改定居,划给我们渔民生产生活基地,才建起了垸子,拨给我们专项资金,才建起了机埠,接通了电。这标志着我们春柳湖渔民的生活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乡亲们!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跟共产党走,自力更生,大干快上,这好日子就像五月天的黄瓜才起蒂蒂呢!更加美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渔民们高兴地围着严东华拍手叫好,热烈庆贺。
  也有一些心情阴暗的人,反倒觉得这种笑闹刺耳朵,就连台上射来的电灯光也感到刺疼了眼睛。他们老是闷头抽烟,叹息,像打盹一样地坐着。
  “请大家肃静,开始点名啦!”
  主席台右边的杨柳树桠上悬挂的高音喇叭里,传出洪亮的声音。人们起眼一看,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刘源福坐在主席台前,对着话筒讲话。
  会场上,像咆哮的春柳湖水顿时变得风平浪静。
  刘源福问:
  “卓队长,你们一队都到齐了吗?”
  “只差一个:周小芹。雷红菱把她叫去了。”
  卓有德像野鸭高叫。
  刘源福问:
  “长庚哥,你们三队呢?”
  “百分之百。少百分之零点一,都甘愿挨刮。”
  风趣的人,说起话来总是有味。
  刘源福问:
  “二队都到了吧?”
  “到哒!都到哒!”
  整齐而响亮地回答。
  刘源福问:
  “卜思源同志来了没有?”
  会场没有回声。
  刘源福再问:
  “卜思源同志来了没有?老卜!卜支书你来了吗?”
  会场依然没有回声。
  这时,坐在刘源福身后的黄春江站起身,走近麦克风,嘴巴凑拢话筒,对会场一角问道:
  “姐姐,姐夫到县城还没有回来吗?”
  他的嘴巴离开话筒,偏起身子看着台下,等待回答。
  “去了半天,还没回滩。”
  坐在人群中的历水莲回答。
  刘源福大声宣布:
  “那好吧!我们不等了!架势开会啦!先由大队民兵营长胥大海同志宣读中共中央文件。再请大队党支部书记黄春江同志谈谈学习中央文件的体会。然后,请各位代表讲话。主要讲讲听了文件的感想和认识。最后,请县委严书记作重要指示。”
  “噼噼啪啪!”
  会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胥大海走到讲台面前坐下来。
  会场恢复了平静。
  年轻人睁大眼睛,老年人张着耳朵,伢伢儿伸长颈项,聚精会神,细心倾听党中央、毛主席发出的号召。
  高音喇叭里传出胥大海高亢有力的声音:
  “中共中央中发(66)107号文件,批转水产部党组《关于加速连家渔船社会主义改造的报告》,……淡水区连家渔船的‘单干’情况是值得重视的。由于‘单干’造成的渔民思想、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是严重的,这是长期忽视渔民工作的结果。……望各地对于这方面的情况,认真检查一次,并根据当地情况,制定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重新进行一次社会主义改造……”
  这字字句句,犹如清泉,恰似雨露,滋润着久旱的禾苗。久旱的禾苗吸吮了清泉甘露,昂起了头,挺起了胸。
  湖水般平静的会场,经东风一吹,漾起了层层波澜。
  梅秋华小声赞美:
  “讲得真好啊!”
  历水莲赞同地说:
  “是的。秋华,这就是俺的心里话。”
  李玉妹立即接了腔:
  “水莲姐,你倒讲得好,可你那男人和俺屋里那个鬼,偏偏扯拗门,跟着那个姓刘的跑。那个姓刘的呀,只怕就是党中央所批评的,忽视渔民工作的人。”
  “鲤鱼嫂讲得对。”
  梅秋华说。
  “到时候,俺要把他请起来,狠些质问他,春江领头进行连改、定居,为什么要反对?问得他眼睛珠儿往上翻。”
  鲤鱼嫂拍拍怀里蒙头蒙脑裹着的鸭婆。
  “还要把妇女、老翁妈组织起来,问他的罪。让他看看群众的力量。”
  梅秋华说着,也伸手拍拍鸭婆,对李玉妹说:
  “鲤鱼嫂,你先回船去,莫让鸭婆受凉了。文件可以单独学嘛。”
  李玉妹说:
  “不怕,不怕!这里人多热气高。”
  雷大姐跟专心专意听得津津有味的陈五奶,也劝李玉妹回船,可她仍然不肯动。
  她笑着对大家说:
  “这样重大的好事,千年难得等一回。我要全程参加。我不能早退。”
  雷大姐说:
  “这里有露水,有夜风,时间长了,鸭婆会受进寒气啦!”
  李玉妹说:
  “放心吧!我又不是后娘。我养的儿我心疼。我有办法,不会让他受进寒气。听吧!听台上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