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战乱年代后 第74节
作者:
两言三拍 更新:2021-06-07 22:14 字数:5607
郑林抓了抓脑袋再次摇了摇头,他生活富足,虽有一段时间在外流浪,可却不清楚外面种植之事,如果要问他粮价谷价,他可能还能说几句,毕竟之前先生让他和阿惠一起做过这方面的课业,阿榛却在思虑一番后,对着郑文说,“先生,三四石左右。”
郑文笑:“对,外面的田地亩产只有数石,可这里的水稻可能亩产十数石。”足以番两三倍不止。
这便是不同,这是数百年郑家先辈一代一代积累下来的结果,每一粒稻种都很珍贵。看小姑娘的样子,就很看重这些稻田,刚才没用农具敲郑林的那只手,已经很善良了。
郑林有些惊讶地看向最前方的那位少女。他不怀疑先生的话,事实证明,到现在为止,先生还没有错过。前方那位小姑娘的身影顿时在少年心中变得高大起来,没有人比接受过郑文和屈奭教育的他更明白,亩产十数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天底下将有两三倍之多的人不用饿死,不用到处流浪,也意味着,任何一个人拿着这些水稻出去,都可以功成名就,流芳百世。
他们在后面说着话,又走了一会儿四人很快就爬到了一座小山丘的山巅上,似乎一转眼的功夫他们就看见一座很高的木楼耸立在一处石台上。
不说郑林和阿榛,郑文也大受震撼,这座木楼起码也有数十米高,在这个时代也是不了多见的建筑,而且周围并未有石墙等结构,她看得出这座观星楼是全木质结构,没有用其他的部件,算是卯榫结构。 从观星楼下方石台上的那些青苔和一旁石头被磨损的痕迹可以看出,这座木楼年纪不小了,起码也是百年以上的年纪。
郑文在木楼前站了很久,她抬头最后看了一眼,才带着郑林和阿榛跟着少女进入了木楼中。
第121章 郑家的时代
这座观星楼不小,内部空间很大,中间是中庭镂空涉及,站在下面抬头就可以看见最上方的木质穹顶。
周围的木墙上还镶嵌着一根又一根的宽木板,上面堆放着一些竹简,有一些还用绢布覆盖,看不清是什么东西。 郑文慢慢地走到最中间,抬头看向最上方。
郑林和阿榛早已经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慑住,两个人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不过少年总算还记得牵制住犬良,别让它乱跑。
“小山哥哥。”小姑娘突然出了声。
郑文转过身,就看见身后的楼道口处出现了一位青年,不过二十岁左右的样子,那位青年穿着一身素衣,相貌俊美,眉眼天生带笑,长着一双桃花眼,带着与生俱来的和气一样。
青年看着站在中庭的郑文片刻后,才向这边走来,那双桃花眼看着人时好似带着笑意。
郑文看着对方。
“这便是山君要等的客人,阿弥?”他看向一侧的小姑娘,问了一句话。
小姑娘看了郑文一眼,点了点头。
那位青年打量着郑文,目光落在她的面上,过了好一会儿,视线最终在她鼻梁处停留了许久,似乎发现了什么,瞳孔微微紧缩了一下,那位青年突然收起了面上的松散,看向小姑娘,对上小姑娘的视线后,他片刻后对着郑文垂眸说道:
“山君已在楼上等候,我带你上去。”
那边的郑林听到这句话,也想要跟上去,不过刚一动步就被小姑娘拦住了,“楼上除了山君,谁也不能上去,尤其是外人。”
郑林不由小声地吐槽了一句,怎么到哪里都不让外人进去。
之前的郑家村如此,现在的清陵山丘也如此,莫非都是因为姓郑的缘故,他念叨此处,不由心里猜测,难道郑家村和清陵山丘的郑家人有一些联系不成,毕竟先生和郑家村的郑家关系匪浅,而且现在又来了这里,先生此举,肯定不是无来由的。
阿榛却是一直沉默地看着郑文离去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木质楼梯上。之前在她离开前,公子已经私底下和她说过一些事,包括郑文的部□□份,还有阿苓,阿苓是他们郑家的先辈,也是当初跟随在郑文身旁的那个人,每一代阿榛之所以存在也是因为山中沉睡的郑文。
她知道一些关于清陵山丘的事,这些事恐怕郑家村中的族长也不知晓。
等郑文和那位青年离开以后,小姑娘才走向郑林和阿榛说,“我要去山下看护田地,你们跟我一起去吧。”
郑林不干了:“我要在这里等先生下来。”
小姑娘看向阿榛。
阿榛也说:“我也要在此处等先生下来。”
好吧。小姑娘这下也没办法了,观星楼中摆放的东西都很重要,她也不放心把这两个人单独地放置在此处,如果真出了事就麻烦了,于是,她也陪着两人在这里等候。
三人坐在木质楼梯上。
郑林看着那些凸起的木板上被绢布包裹的坛型物体,不由问道,“那些木板上都放着什么?”
小姑娘看向郑林所说的那些木板,从下到上,足足有百来个不止,她说,“家人。”
郑林和阿榛没有听清,同时看向小姑娘。 女孩儿笑了一笑,很温柔的笑容,她语气轻描淡写,可却让人感受到一种亲昵,“那里放着的都是山中历代先辈的骨灰。”
“除了山君,我们山中其他的人死后都会化作尘土一抔,被装入一个小坛子中,放在这观星楼中。”
这是山中离星星最近的地方,他们山中很多人都喜欢观星,喜欢站在高处看山看云,观星楼也是阿弥最喜欢的地方,在这里,她闭上眼时,能感觉到流动的风,似乎带着山中的生命气息,很安静,她喜欢这份安静,也许,她死后也会被放置在这里,得以感受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郑林却有些震惊:“你们把先辈的尸体都烧成了灰烬?”
阿榛也有些震惊。
两个人瞪大了眼睛看着面上带笑的阿弥,下意识地向旁边移动了几步,离小姑娘远了一些。
在他们看来,把先人的尸体火化不亚于掘人祖坟,让人死后不得安生,无法进入轮回之道。这该是多凶残的人,才会把先辈烧成灰烬装在这么一个小坛子中。
阿弥脚上带着天真的笑:“世人常说,死后人有往生之道,可是既然你都死了,那具身体也没了用处,何必占一块土地,还不如多种一些稻子来的实在。”
郑林哑然,阿榛也不说话了。不过她在山中接受的教育与郑林不一样,她更多的是和齐家人在一起,接受地是屈奭希望她接受的教育,而且,比起郑林,她见过更多地常人见不到的事情,于是,她想了一番倒也觉得颇有道理。
他们三人在下面坐着,闲聊几句,阿弥对外面的世道也有一些好奇,郑林和阿榛对山中事也好奇,两方交谈着,不过阿弥说着,突然看向阿榛,手托腮若有所思地说了一句,“阿榛,你很像一个人。”
阿榛看向说出这句话的阿弥,还没来得及开口,一旁的郑林就已经问道,“像谁?莫不是你在之前还见过阿榛不成?”
阿弥笑了笑:“不是我见过的人,确切地来说,是我在一卷画像上看见过一个和阿榛长得很像的人。”
而且,除了阿榛,她今天见到的那位眼上覆着白纱的人也出现在了画卷上,不同于阿榛与画中少女的相像,那位被这两位少年少女唤作先生的人几乎与画中女子毫无差别,在鼻梁上都有一颗很淡的浅痣。
每次山中弟子有人做错了事,都会被山君罚到文堂去禁闭一段时间,那里是一个山洞,里面放着历代的山君尸身,在最里面的石台上挂着一幅绢画,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誊画,绢画依旧操持着鲜艳的颜色,画中的女子还鲜活着,笑容浅淡,一如百年前。
山君告诉过他们,画中的那位女子便是第一代山君的先生,也是最初的三十四名先辈的先生。
郑文跟着青年一步步走上台阶,这座观星楼很高,楼梯是呈螺旋围绕着整座观星楼搭建而起,右侧有开着的小窗口,有风吹进来,而且还不小,袖口被吹得呼呼作响,在这里只要稍微侧身就能看见不远处翻滚的缭绕云雾。
“很美不是吗?”
郑文侧头,就看见台阶一侧的青年面上带着笑容看着窗外的云浪。
她点头:“很美。”是看几百年几千年也依旧会觉得震撼的自然钟灵毓秀之作。
青年笑了一下,继续沿着螺旋台阶向上走,一边说:“我叫郑山。”
郑文看向对方。
青年笑:“别误会,我是下一任的山君。”
郑文垂眸,心中有了猜想,恐怕是这任山君年纪一大,该是驾鹤西去之仙岁了。
郑山继续道:“我觉得我之前见过你。”
郑文面色不变,这世上能说见过她的人不多,目前也只屈奭一人而已。
郑山看见郑文神情并无异样,叹了一口气,似乎有些失望,他也不气馁接着说,“山中的石室中挂了一副画像,画中有三位女子,还有三十几位先辈,其中站在院中的那位女子面容清晰,与你长得很像……不,应该说是一模一样。”
除了此时女人眼上覆着的那层白纱,几乎是一模一样了,他觉得当初的那位先辈在描绘画中的女人时,应该花费了极大的精气,才能刻画地如此精细,就连鼻梁上的那一颗人眼都会模糊的浅痣也一丝不苟地画了上去。
郑文笑了笑,眉眼平和:“也许,你看错了。”
郑山眨了眨那双桃花眼,“也许吧。”
他接着道:“世人皆传清陵山丘山君善奇门遁甲之术,会排兵布阵,鬼神莫测,但其实,每一任山君最擅长地是识人相面。”
郑文听到这句话愣了一下,视线从窗外收了回来,似是而非地说了一句,“是吗?”
郑山笑:“虽然世人都这样说,可不知为何,我觉得你知道这件事。”
郑文看向青年,突然觉得长着一双桃花眼的人真的很占便宜,就比如,她对上屈奭时,只要对上那双眼睛,心就很容易地静了下来,往往容易心狠一点,可对上青年的这双含情脉脉的桃花眼,说一些话就显得格外困难。
她说:“你的话有点多。”
郑山讶异一瞬,快速反应过来,也不觉得尴尬,摸了摸自己的鼻头,若有所思说,“可能是在山中待久了吧,那些老怪物整天待在屋子里研究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能说上话的人不多。”
在十五年前,山君便令人封了山门,山中弟子皆不准出山,阿弥就是那次封山时被山君带回来的,也是这山中最小的一个孩子了。
他说完这句不再多说,因为此时已经到了观星楼的最高层。
郑文才一上去,就看见了窗边坐着一位老人,白发鹤须,拿着一卷书简在看。
郑文走了过去。
郑山行礼,收起了所有的漫不经心,十分恭敬道,“先生,你等的客人到了。”
郑文站在老者面前,目光落在对方的面上,许久都未说话,她不知对方如何知道她将至,不过她这番醒来,总算明白了一点道理,世上的高人数不胜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奇遇,既然她都得以长生,其他人能算出点什么她也不感觉到惊讶了。
山君抬起手,长袖半挥起,让面前的女子坐下。
“先生,如何得知我将至?”郑文坐下后浅笑询问。
老者淡淡一笑:“也许是人之将死,老天给出的一点奖赏罢了。”
郑文沉默。涉及死亡时的话语总是带着黯然色彩的,时至今日,她依旧觉得这个话题晦暗。
老者却有些惊讶:“您过了这么多年,还没有参透这世间生死之道吗?”
郑文说:“度不过情罢了。”她去参透生死之道干嘛,难不成这世间真有仙人不成,而且她这样子跟神仙也没啥样的,说不定神仙还没她活的久呢。
老者看见郑文面上的漫不经心,突然有些黯然,他想了想,但觉得是自己误道了,于是说,“老身在此静等您到来,只不过是为了一句话,清陵山丘百年行事为人,历代先辈均不违背本心,不违背最初的道义,这数百年来,清陵山丘大多弟子都死在藉藉无名中,我想要带历代先辈求您一言。”
郑文沉默了许久,却是站起来对着老者行了一礼,轻声说道,“你们做的很好。”比她想象的要好。
她在凡间史书上看见过那些为了庶民死在历史河流中的郑家人,那些因为留在史书而出名,可清陵山丘数百年,不可能只出那么一些人,大多弟子都一生默默无闻,他们做出的事迹不为人知,可是郑文毫不怀疑,那些弟子一直在为了她最开始和郑山说过的那句“爱人”在努力。
老者听闻此话,面上渐渐浮现起释然的笑容,他把手中的书简放在郑文的面前,没有再说一句话,然后就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整个人沉寂了下去。
他好像等候在此,只是为了郑文的一句话。
[你们做的很好。]
这是第一代山君便传递下来的执念,当年的那个少年在晚年于清陵山丘病逝时,多么想听当初的郑文说一句“你做的很好”,只不过那句话,他终究并未听到,于是留下了执念,一代又一代传递下来,世世代代的山君仿佛都继承了这股执念,就如同郑家村人世代继承的宿命一样。
一旁的青年面色悲戚下来,跪在了地上,行了一个大礼。
这一任的山君去了。
郑文在一旁看着,渐渐心中竟然也多了一丝悲怜。她不仅看向窗外,世间的人山不变,云不变,可是人总在变化着。
之后她在山中住了下来,这段时间也了解了山中的一些情况,等到山君入殓装入石棺后,她跟着郑山和山中其他的人一起把石棺送入石室。
以往的每一任山君在死后都是全身入殓,封存在山中石室中,石棺上会刻有平生事迹,还有这一任的山中弟子。除此之外,历代每任山君都会写有郑书,记载了他所在的世间星辰变动和朝代更迭,不亚于另一种史书。
石室□□有棺椁十六具,但并不是所有的山君都在此处,在清陵历史上,有几任山君因为一些缘故死在异地,无法运回。
郑文在石室中待了很久,她走过了每一具石棺,目光落在那些镌刻在石棺侧面的篆体上,好像看见了一位又一位少年变成老者,义无反顾地坚守着最初的方向。
她也看见了石棺前方石台上挂着的那副巨大的绢画,上面颜料很鲜艳,画中每一位人物的神情服饰都刻画地很仔细,特别是站在院中身穿曲裙的女人,面上似乎带着浅笑,走近了,还能看见面上鼻梁一侧的一颗小痣。
郑山一直跟在郑文的身旁,他不可能毫无顾忌地把一位不太熟悉的人独自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而且,他很好奇,这个女人当真是画中的这人吗。
郑文目光落在另一侧的两位女子身上,阿苓依旧沉默地站在曲裙女人身后,似乎也在笑,脸颊两侧有窝进去的小梨涡,小七面上则是不耐烦的神情,眉头轻蹙,似乎在对着前方的女人抱怨着什么,画中的那些少年都散落在院中各处,有的手持毛笔,有的在观天,有的撸起袖子坐在一起似乎在争论着什么。
过去的岁月好像因为这幅画在她眼前慢慢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