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容华_分卷阅读_64
作者:
寻找失落的爱情 更新:2020-11-05 02:55 字数:3308
司马昭之心,不问可知。
程望震惊不已地看着平国公。
平国公生平第一次做这等事,本就有些别扭。被程望不敢置信地一看,颇有些尴尬,又咳嗽一声:“我就是随口问问,绝无他意。”
我信你才有鬼!
程望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心念电转,恭敬答道:“小女尚未定亲。”
平国公暗暗松口气。
就听程望又恭敬地继续说道:“小女自少学医,如今在惠民药堂里义诊。五月太医院的考试,我兄长已为她报了名。”
“她一个姑娘家,不想嫁人生子,一腔抱负,想进太医院做女太医。昨日给我来了信,说不论谁提亲,都不能应。”
“我也拿她没法子,只得应了她。”
平国公:“……”
平国公生生碰了个软钉子,碰得一鼻子灰。
偏偏又不好发作。
平国公扯了扯嘴角,尴尬又僵硬地笑了笑:“不愧是程军医爱女,果然与众不同。”
程望叹了口气:“不瞒国公爷。亡妻离世多年,我只这么一个女儿。又因官职在身,不能长伴女儿身侧,心中十分愧疚。”
“别说这点愿望,便是她要招赘入门,下官也会应了她。”
平国公:“……”
得!
什么也别提了!
平国公定定心神,面色如常地笑道:“都言慈母心切。今日我才知,原来程军医也是一片慈父心肠。”
程望见好就收,不再多言,改而问起平国公的身体何处不适。然后为身壮如牛的平国公诊脉,开了一张清热去燥的药方,便恭敬告退。
……
待程望走后,平国公脸上强撑的笑容垮了下来。
提亲二字还没出口,就被堵了回来。之前他还嫌弃程家门第低微,感情程望父女压根就没高攀贺家的意思!
贺祈这个混账!
到底是怎么招惹的人家姑娘?
招惹了,人家还不愿嫁!真够丢人现眼的!
平国公心里恼火不已,来回踱步。
亲兵前来禀报:“启禀国公爷,贺将军在外求见。”
亲兵口中的贺将军,正是平国公的胞弟贺凇。贺凇是一军主将,麾下两万精兵。平日常领兵操练,或是亲自带兵巡逻,在军中声望颇佳。堪称平国公的左膀右臂。
平国公神色一缓:“让他进来。”
片刻后,贺凇进了营帐。
贺凇和兄长贺凛一样,身材高大,有着武将特有的彪悍勇武之气。平国公容貌肖似太夫人,贺凇更像已逝的老平国公。
贺凇以下官之礼拜见。
平国公不耐地说道:“自家兄弟,别这么多礼了。”
贺凇一听就知道兄长心情不佳,起身后,试探着问道:“大哥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对着自家兄弟,也没什么不好说的。
平国公轻哼一声,将事情的原委道来:“……这个不成器的混账东西!自己相中的媳妇,有能耐就自己娶回府。偏要老子替他出面提亲。今日老子这张脸都被他丢尽了!”
贺凇听得哭笑不得,张口为侄儿说情:“少年人热血冲动,一时心动,一时意气,说不定没几日就抛在脑后了。”
平国公怒道:“抛不抛脑后,都是他的事!总之,休想老子再替他提亲!”
贺凇:“……”
第八十七章 兄弟
贺凇只得张口劝慰怒气冲冲的兄长:“大哥息怒。三郎的亲事,你这个父亲,岂能袖手不管。”
贺祈是平国公唯一的嫡子,也是未来的平国公世子。他的妻子,是未来的一品国公夫人,贺家的当家主母。
贺家儿郎成亲有子后,便要进军营。数年后,贺祈还得接替平国公,坐镇边关。贺祈的妻子,执掌内宅教养儿女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撑起平国公府的门户。
也因此,贺祈的亲事不得不慎重。
平国公余怒未消,哼了一声:“我倒是想管,母亲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一意护着那个混账,要为他定下这门亲事!你让我怎么办?”
这倒也是。
一想到亲娘的脾气,贺凇也觉头痛。
老平国公早逝,他们兄弟都是太夫人一手养大的。太夫人信奉“儿子不打不成才”的原则,管教儿子从不手软。兄弟两个也一直孝顺听话……
想不听也不行啊!
严厉的太夫人,到了孙子这一辈,偏偏格外骄纵。尤其是贺祈,纨绔的恶名,隔着千里都传到边关来了。
平国公既恼怒又无可奈何。贺祈亲娘早早死了,在祖母身边长大。太夫人要护着孙子,谁也不敢说个不字。再有温软和善的二婶娘骄纵着,贺祈可不就成了横行无忌的纨绔?!
兄弟两个相对无言。
然后,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
“算了,不说这些。”平国公深深呼出一口气:“我今日提也提了,程军医不肯点头,可怪不得我。我写信将此事告诉母亲一声,接下来他们祖孙要如何,我也不管了。”
贺凇听得失笑不已,看兄长一脸郁闷,也不忍心再多劝了。
平国公原配朱氏死得早,这些年,平国公只纳妾室,并未续弦。妾室生再多的儿子,也是庶出,丝毫动摇不了贺祈的地位。
可见兄长心里,对嫡子贺祈的期望甚高。
贺祈幼时聪慧过人,天赋出众。可惜被骄纵过度,颇有越长越歪的趋势。平国公口中不说,心里却是恨铁不成钢的失望。
“你还没吃过早饭吧!”平国公问贺凇。
贺凇点点头。
平国公立刻道:“我命人送些早饭来,正好我也再吃一些。之前我盘算着怎么张口提亲,只吃了六成饱。”
……
一锅热粥,一盆馒头,数道菜肴。被兄弟两个一扫而空。
平国公吃了十成饱,心里的郁闷和怒气也渐渐散去。忽地对贺凇叹道:“三郎有二郎一半懂事争气就好了。”
对贺袀的夸赞之意,毕露无疑。
提起长子,贺凇目中有了笑意,口中却道:“二郎年长几岁,三郎还小。待娶妻生子后,性子沉稳下来,定会有出息。”
平国公目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愿如此。”
如果贺祈任性胡闹下去,便是请封了世子,也未必能服众。
贺袀年少有为,颇得皇上青睐,又有大皇子撑腰。对贺祈岂能心服口服?
贺家长房二房若不齐心协力,只怕日后会有两房相争之忧。
这一层隐忧,便是亲如兄弟,也不能诉之于口。
平国公暗叹一声,转而将话题扯了开去:“鞑靼去年大败一场,今年休战求和。国书呈至朝廷,鞑靼太子想求娶公主,为表诚意,只领了两百亲兵入关。不出两个月,鞑靼太子一行人就能抵达京城了。”
……
这位鞑靼太子的亲娘,是柔嘉公主。
柔嘉公主是宣和帝的妹妹,二十年前和亲远嫁给了鞑靼可汗,做了大阏氏,三年后生下一子,取名癿加思兰。
老可汗子嗣不旺,其余三位阏氏所生的皆是女儿。另几个儿子的生母身份太过低微。癿加思兰自幼聪慧,颇得老可汗欢心。八岁那年,就被立为太子。
可惜的是,太子立了还没一年,老可汗就病重不起。
鞑靼是游牧民族,逐草而居,以强者为尊。一个九岁的孩童,显然无法担起可汗的重任。
老可汗思来想去,决意将可汗之位传给胞弟卜赤。卜赤和老可汗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也是老可汗最忠实的左膀右臂。
在老可汗的病榻前,卜赤立下毒誓,待侄儿成年后,就让出可汗之位。
老可汗一死,卜赤做了新可汗。按着鞑靼习俗,顺理成章地接手了老可汗所有的阏氏。柔嘉公主忍辱委身新可汗,将儿子抚养长大。
如今,鞑靼太子已十八岁。
柔嘉公主亲自写了国书,为鞑靼太子求娶大楚公主。
公主远嫁和亲,在大楚朝并不鲜见。边关常年打仗,每年不知要死多少军汉,还要消耗大量的钱粮。为了征丁养军,大楚朝国库年年空虚。
身为一个勇武好战的天子,宣和帝从来没有放弃扩张疆土彻底将关外草原收归大楚的想法。不过,这显然不是朝夕之事。
嫁一个公主,换来几年的休养生息,怎么看都是极合算的事。
当年柔嘉公主嫁去鞑靼,大楚和鞑靼休战了五年。边关也难得平静了五年。
和亲一事,平国公和贺凇也是赞成的。不过……
“大楚只有两位公主,不知皇上是否舍得爱女和亲远嫁。”贺凇低语道。
十五岁的寿宁公主元乔,是裴皇后嫡出。十四岁的康宁公主,是宫中的顾贤妃所出。寿宁公主聪慧貌美,颇得皇上喜爱。康宁公主温柔和顺,顾贤妃不得圣宠,这对母女在宫中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宣和帝若有和亲之意,会令谁远嫁?
是嫡出的寿宁公主?还是庶出的康宁公主?
平国公眸光一闪,淡淡道:“和亲之事,自有皇上圣心决断,无需你我操心。鞑靼野心勃勃,屡屡进犯边关,是我大楚朝的心腹之患。”
“便是和亲休战,边军也绝不可懈怠。”
“大楚总兵力约有三十万,边军就占了三分之一。每年为了养十万边军,衣食兵器战马辎重种种,加起来就用去四成税赋。我们贺家世代为将,镇守边关。我们在,则边关无忧。若边关有失,你我只得以命殉国。”
贺凇神色一凛:“大哥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