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不可_分卷阅读_13
作者:明月珰      更新:2020-08-10 00:46      字数:4854
  然而冯蓁是个社会人,心知朋友多的好处,也没有自恃身份的心态,“放心吧,阿络,咱们依旧是好姐妹。”再且金络是顺妃的表侄女,跟五皇子也能扯上关系,指不定哪天五皇子得道了,周遭的鸡犬都跟着升天,她也能多薅几把羊毛。
  冯蓁交友的态度就是这么现实,这世上让她真心相待的人怕也就唯有冯华了。
  “阿姐,今日你陪了宋夫人一整日,感觉怎样呀?”冯蓁晚上入睡前缠着冯华问东问西。
  “什么怎样?”冯华一边摘耳坠一边问。
  “就是感觉你若是进门,她会不会磋磨你呀?”冯蓁状若天真地道。
  “你都在说什么呢?莫要听宜人她们说那些小门小户的事儿。宋夫人若是磋磨儿媳的话,名声还要不要了?”冯华好笑地道。
  冯蓁上前搂住冯华道:“阿姐,那你到底是想不想嫁入蒋家啊?”
  冯华让冯蓁坐到跟前替她散了头发开始梳头,脑子里却在回忆白日的事情。尽管她大伯母黄氏几番暗示宋夫人请期的事儿,宋夫人却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她甩了甩头,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蒋家不愿意?”冯蓁立时就开始乱猜,“可他家是为何呀?像阿姐这样才貌双全,蕙质兰心的女君整个上京城也寻不出一、两个来。”
  冯华捏了捏冯蓁的脸颊,“你这是王婆卖瓜。”
  “阿姐,我也不是小孩子了,你能不能跟我说说蒋家究竟是什么意思啊?”冯蓁的眼里满是担忧。
  此刻黄氏眼里也满是担忧,“郎君,你说蒋家是什么意思啊?这是要悔婚么?”
  “不会,华儿没有任何让人挑得出毛病的地方。”冯坚道,只是语气里还是有些迟疑,因为难免会想到三皇子英雄救美的事儿,“也许……”
  “他家是顾忌三皇子?”黄氏把冯坚的话补充了完整。
  冯坚点了点头。
  黄氏压低了声音道:“既如此,夫君,华儿的亲事要不要真的再等一等,等云开雾散的时候,岂不是……”
  冯坚嗤道:“妇人之见,你以为云开雾散时还轮得到华儿?如今他们正是想借助长公主之力,所以才打华儿主意的。”
  “可那怎么?蒋家不请期,咱们又有什么法子?总不能眼巴巴地上门,叫人说咱们冯家的女儿恨嫁。”黄氏道。
  冯坚想了想道:“过几日就是上元灯节了,华儿与那蒋家二郎本已定亲,两个年轻人若是提前见见也无妨。”
  冯蓁如果能听见冯坚的话,定然会拍大腿叫好的。无怪乎冯家能从泥腿子一跃而成阳亭侯府,光是冯坚这份变通就不是其他人比得上的。
  这是走老乌龟的路子行不通,就打起了小兔崽子的主意,想让蒋二郎自己坠入如花美人的情网里。
  却说宋氏回到蒋府后,忍不住朝蒋太仆叹息道:“硕儿的女儿果然如她一般贤淑美慧,如是二哥能娶了她,也算是得了一位贤内助。”
  蒋太仆嗤道:“妇人之见,这天下的女君难道还能少了二哥的?”
  “可今日那黄氏三番五次暗示咱们该请期了,你说怎么办?”宋夫人道。
  “还能怎么办?三皇子、五皇子甚至六皇子年岁都不小了,今年内皇上肯定会将他们的亲事定下来,到时候冯家女是娶是去就可知分晓了。”蒋太仆道。
  不肯坐以待毙的冯府这边,黄氏热火朝天地张罗起正月十五花灯节正日子那天冯华的穿戴来。
  “大伯母,外大母替我做了许多新衣裳,都还没穿得过来呢,这正月里绣娘都在过年,就不用再裁新衣了吧。”冯华道。
  别看阳亭侯府乃是侯府,可七个儿子那可不好养,都要成亲娶媳妇,光是聘礼就未必能凑够,况且还有阖府的人口要养活。平日里黄氏都是一文钱掰成两文来花的。冯华体贴,自不愿黄氏再费钱。
  “你外大母做的是外大母的心意,难道还不许伯母给你做一身儿?”黄氏嗔笑道,“你是不知呢,这上京城的上元节那就是女君们争奇斗艳的日子,若是穿得落了人后,要叫人碎嘴一年的。”
  见黄氏如此热心,冯华也就不好再反对了。
  过得几日,新衣制好是黄氏亲自送来的。冯蓁的新衣裳并无什么出奇,布料也就是寻常锦缎,然冯华的衣裳在灯下抖开来一看,却叫人目眩神迷。
  “这是灯锦。”黄氏道。
  灯锦是上京独有的锦缎,白日里看着十分寻常,然而在灯光下却是流光溢彩,从不同的角度看去更能展现不同的图案。
  黄氏抖了抖那灯锦,从冯蓁的角度看去,却是一朵正缓缓绽放的牡丹,而在冯华眼里,却是千树万树梨花开。
  “好生神奇啊。”冯蓁忍不住叹道,便是在天朝她也没见过如此奇特的布料。
  “可不是么,这灯锦可是一寸锦一寸金呢。”黄氏炫耀道。虽说心在滴血,然此刻见冯蓁和冯华脸上露出的震惊之情,又觉得十分得意。
  冯华歉意地看向冯蓁,她们姐妹俩素来是不管裁衣还是造首饰都一样的,这次却是天壤之别,让冯华不由觉得愧对冯蓁。
  黄氏顺着冯华的视线看过去,讪讪一笑道:“幺幺,不是还小么?等幺幺及笄了,大伯母也给你做一身灯锦裙。”
  冯蓁对穿着倒是无所谓,甜甜地笑道:“多谢大伯母。”
  “咱们幺幺真是懂事呢。”黄氏赞道。
  冯华听了却是心酸,她还算好,幼时还享受过父母的疼爱,可幺幺打从出世,她爹就病痛缠身,阿母为了冯父更是成日以泪洗面,可怜幺幺就没怎么得过疼爱。
  冯华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疼爱这位幼妹,听黄氏赞冯蓁懂事,她却知道只有吃过苦的孩子才会懂事儿,她可不愿意冯蓁懂事儿,只但愿她家幺幺永远天真娇憨才好。
  冯华替冯蓁理了理额发,心忖这灯锦裙自然该是她做阿姐的给冯蓁制。
  冯蓁轻轻靠着冯华,满是欣喜地道:“上元灯节那日,阿姐肯定会是最美的女君。”
  美则美矣,只是这新裁的襦裙,胸口未免也露得太多了。大冬天的都快露到肩膀了,整个锁骨都显了出来。冯华很是不适应地用手捂住胸口,“大伯母,这领口是不是不太合适?”
  “怎么不合适?”黄氏笑道,“就是你这个年纪的女君穿着才好看呢,若是到了我这般年纪,便是想露都没人看了呢。你只管放心吧,上元灯节那日,街上的女君们领口只会开得比你大,不会比你小的。”
  冯华将信将疑,最终还是取了一领褐色狐狸毛围脖戴在脖子上,这才觉得好受了些。
  十五的头一日,金络到了阳亭侯府,“你们可准备灯丸了?”
  “灯丸?”冯蓁和冯华都是一头雾水。
  “就猜到你们可能不知道。”金络拿出一枚枣核大小的灯笼,又将自己头上的一枚金钗取了下来,那灯丸恰好能卡在金钗上,“喏,就是这个,等明晚上街前点上,这灯丸能亮一个时辰呢。只有琉璃大街的龚家铺子出的灯丸才能亮一个时辰。”
  冯蓁接过那灯丸把玩了片刻,真想不到这时候的人竟然能把灯笼做得如此小,还能插戴在头上,她侧头看向冯华,“阿姐,你要是戴了灯丸,映着灯锦,肯定美得跟仙女下凡一样。”
  “灯锦?”金络羡艳地瞪大了眼睛,“华君姐姐上元灯节穿灯锦么?今年的灯锦统共也没多少匹,都被平阳长公主定去了,想不到华君姐姐居然有。”
  第21章 上元节(中)
  冯蓁和冯华倒是不知道灯锦如此名贵,可以想见黄氏为拿到灯锦怕是费了不少心思。然则以黄氏的为人,冯蓁实在想不出她这般为冯华出钱又出力是为何?
  送走金络后,冯华沉思片刻道:“我去找大伯母要个花样子。”
  冯蓁点点头,心知自己阿姐这是找借口去寻黄氏,必然是她也觉察出了不妥来。
  冯华回来时满脸阴沉,冯蓁赶紧上前道:“阿姐,大伯母怎么说啊?”
  黄氏倒也没瞒着冯华,毕竟这也需要她自己主动些。可让她一个闺阁女子在上元灯节去“勾搭”男子的话,叫冯华如何说得出口,更不肯污了冯蓁的耳朵。
  “没什么,明日我让翁媪陪你去上元灯节吧。”冯华道。
  “为什么?”
  “我不喜欢人多。”冯华道。
  冯蓁自然是不信的。“阿姐总当我是小孩子,什么也不肯跟我说。”冯蓁假作委屈地道,“不过你不说我也猜得到,大伯母把阿姐打扮得这么美,是不是要叫你去……”冯蓁朝冯华眨了眨眼睛。
  冯华的脸立即就羞红了,“别说了。”
  看着冯华脸上的桃晕,冯蓁就知道准是跟男子有关。想起前些日子的正月宴,黄氏暗示宋夫人赶紧请期的事儿,不由低声道:“是蒋二郎?”
  冯华捂住了脸,恨恨地道:“大伯母这是将我当做什么人了?阿母不在,她就这般践踏我么?蒋家若不想守婚约,退婚就是了。”
  对冯华这样幼承庭训,端庄守礼的女郎而言,自然是受不了黄氏的暗示的。然则冯蓁的感受却不一样。
  男女婚前接触接触多好啊,彼此了解一下,不合适就退婚总比婚后成为怨偶来得强。
  “阿姐,我觉得大伯母可能是为了你好。”冯蓁道。
  冯华放下手,不解冯蓁的意思。
  “阿姐,你想啊,至少大伯母是希望你打扮得美美的给蒋二郎看,而不是那几位殿下。”冯蓁眨巴着如山泉般澄澈的眼睛看着冯华。
  冯家不打算拿冯华的亲事去博那未知的从龙之功,只这一点,就叫冯蓁对阳亭侯夫妇多了一丝好感。
  “可是,为何要让我……”后面的话冯华实在说不出口。
  “阿姐,上次你说宋夫人提到亲事就支支吾吾,可见蒋府存有观望之心,大伯父也不能拿着刀逼着他们请期是吧?阿姐若是能见着蒋二郎,看看他的品行如何,岂非也是好事?总不能就这么耗着。当然如果阿姐另有心上人,也可以趁着上元灯节……”冯蓁说着说着就笑了。
  冯华被冯蓁打趣得又是一阵脸红,“胡说八道什么?看我不撕烂你的嘴,你这都是跟谁学的啊?敏文公主么?”
  冯蓁被冯华逮住,直挠痒痒,她不得不求饶道:“好阿姐,好阿姐,我再不取笑你了。”
  冯华这才饶过她,沉默了一会儿才道:“我知道大伯母或许是为了我好,可我实在受不了。”
  冯蓁道:“阿姐,你想想阿母啊。我听傅母说,是阿母先看中了阿爹,然后才成了好事的,是也不是?”
  “好你个小妮子,现在连阿母的闲话都敢说了?”冯华瞪起眼睛道。
  “不是不是,我就是说,一辈子的大事儿,阿姐诚该跟阿母学学。她嫁给阿爹,虽说去得早,但你不是说阿爹一辈子只有阿母一人,两人直到死都是恩恩爱爱的么?”冯蓁就跟个魔鬼似地诱惑着冯华。
  冯华到底还是听了劝。
  黄氏送了这对姐妹出门后才长长地松了口气,转回屋子对冯坚道:“我原以为,华儿会不同意的,那日她脸色极为难看。”
  冯坚道:“她聪慧颍睿,自然能明白你我的苦心。”
  马车将冯氏姐妹送到了朱雀门南横贯东西的鼓楼街上,鼓楼街的南侧用荆棘围出了长约百丈的隔离带来,里面挂着无数的彩灯,形成了一条灯龙,在御街和鼓楼街交汇的十字路口,则立着两根长约几十丈的大柱子,柱子之间是个大戏台。
  能登上这戏台表演的,那都是各地最出名的杂耍艺人,若是功夫不好,那是要被天下人耻笑的。
  因着大戏台的缘故,这十字街口四周的酒馆茶舍,二楼的雅间早在半年前就被预定一空,达官贵人便能不受打扰地在二楼赏灯看戏了。
  太仆卿乃是九卿之一,以蒋家的权势,在十字街口自然也能定下一间雅间,不过阳亭侯府就差了点儿,那些雅间并非是有钱就能订下的。
  黄氏早打听出蒋家的雅间在哪儿了,只是这会儿鼓楼街上人头攒动,连肩接踵,挥汗成雨,马车也进不去。冯家双姝只好下车步行。
  冯蓁今日梳的是双丫髻,左右两个小鬏鬏上各系了一条鹅黄色的头绳,绳头又系着一枚灯丸,将她一张原本有些偏黄的小脸,映得却如粉雪一般光莹。灯下看美人,的确是更美上三分的。
  下得马车,冯蓁四周看了看,果然周遭的女君们,人人头上都戴着灯丸,映得一张张脸好似桃花飞粉,樱桃流红。
  这还不算什么,那些男子头上也有火,那是用铁枝穿成的火杨梅,就好似在头上戴了一枝火树一般,璀璨耀人。
  因为新奇,冯蓁看得十分欢喜,却见人潮不知怎么挤了挤,有一戴火杨梅的男子发髻被人挤得一偏,火杨梅垂到鬓发上,瞬间头发就烧了起来。
  人群里立即响起了哄闹声,全是看热闹的,只看着那男子原地急急地将火杨梅一扔,甩着袖子就开始扑自己头上的火,惹得众人哄堂大笑。每年的上元灯节,有许多人就是专门出来看“头发着火”的笑话的。
  冯蓁嬉笑之余,却放缓了脚步,“阿姐,我感觉我都不敢走路了。”她好不容易才养出一头光可鉴人的秀发,很不容易的。
  冯华的脚步也有些僵硬,听冯蓁这么一说,姐妹俩相对一眼,都忍不住笑开了。
  千万人海里,不知怎么,蒋琮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张笑脸。璀璨夺目,芳香宜人,脑海里刹那间像是闻到了春日百花盛放的香气,入目的是七月盛夏清晨那朵带露凝香的莲。
  “幺幺。”
  何敬和敏文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瞧见冯蓁姐妹,就踮起脚朝她们用力地挥舞起手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