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逼我考科举_分卷阅读_164
作者:一七令      更新:2020-08-07 05:38      字数:5791
  故而,待这位新知县到了桃园县之后,唯一还留在县衙里头的,只有前段日子过来查案、如今案子查明白了还没来得及走的周大人。
  新县令姓邹,也不过才三十的年纪,前几年的进士,因这两年政绩不错,这才被调到了桃园县。同他差不多的官儿还有许多,这回整个淮安府都赔了不少人进了大牢里头,空下来的名额有的可有可无的,朝廷也就没有再派遣人手,有的要紧的,自然就赶紧下了调令。
  县衙里头都没有多少人,邹县令同周大人大眼对小眼地寒暄了半晌,才奇怪地问了一句:“这县衙里头,怎么都没人啊?”
  他知道县衙里头被抓了不少人,可也不至于这么静吧,连他这个新任知县上门都没有什么人前来接个尘。
  周介推笑了笑:“原本是有好些个的,只是如今县城里头有一座桥刚刚竣工,大伙儿都在那里看热闹,一时间竟然都忘了邹大人要来了。”
  邹县令听着倒也没有觉得被冒犯,毕竟这桃园县的情况本就不能跟其他地方相比,“那桥远得很吗?”
  “不远。”
  邹县令放心了,甚至还邀请周介推一块儿过去。既然都去凑热闹,说明那里应该是真热闹。如今留在县衙里头也没事儿可做,不如过去看看那地方到底有什么值得稀罕的。
  周介推没想到这位新来的知县这么爽朗。如此可好,他也嫌这县衙无趣得很,当下直接领着邹县令去了新桥那里。还没到地方,两人便看到那边到处都是人,将那桥围了一圈又一圈,叫人挤都挤不进去。
  站在高处,邹县令才看清楚了这里头的情况。确实是一座新桥,看起来修得还不错,可说到底,这也不过只是一座桥罢了,并没有什么稀奇的。
  邹县令正想问问周大人这桥为何引得这么多人过来看,便发现人群中又发出了一声高呼。
  邹县令揉了揉眼睛望过去。
  原来是有个人截开了红布,下面盖着的赫然是一个石碑。离得远,邹县令看不清这揭开红布的人究竟长什么样,只看到那是一个身量修长的年轻人。他将石碑揭开之后,旁边的人都踮着脚想要上前看看。
  这么多人围在一块儿只怕有些危险,邹知县心想,可下一刻,他便听到那人不轻不重地说了一句话,话落之后,方才还着急着往前冲的百姓忽然都没了动静。邹县令大吃了一惊:“最中间的那个是何人?”
  “那个啊。”周介推笑了笑,道,“那个就是顾通判。”
  “他就是顾大人?”邹县令话里还带着不可思议。没来之前,他满心以为能将这么多官吏落下马的,定然是个心里深沉不苟言笑之辈,可如今再看人群中间那个说得意气风发,口若悬河之人,邹县令实在没办法将他跟自己想象中的顾大人联系到一块儿。看了好一会儿,邹知县忽然又问道:“这个顾大人究竟在说什么?”
  这里离那边隔得那么远,邹知县只听得出来调儿,至于说的是什么,那就全然听不见了。他见顾邵说得慷慨激扬,周围的百姓也听得分外认真,所以便多了几分好奇。
  周介推思索了一下:“大概是再说立碑的事吧。”
  “这有什么好说的?”
  “邹大人有所不知,顾大人为了让桃园县的富户出银子,雇佣百姓修缮县内学堂庙宇之类,特意想了这个立碑的法子,将这修缮的原委用碑文记载下来,全了这些富户想要扬名的心思。”
  “只是这样?”
  “还不止呢。”周介推接着道,“他跟那些富户允诺,说待这回赈灾的事情过后,会在桃园县内修县志,往后但凡有人出钱雇百姓修什么东西,都会写记立碑,到时候这些都作为金石写进县志里头。这一旦记在了县志里,往后便算是名流千古了。如今不仅是桃园县,就连周边的好几个县也都准备这么做。上回我听顾大人的意思,似乎还想趁机撺掇贺知府给整个淮安府修府志。”
  邹知县听了啧啧称奇,一面却仍然有一些不愿意相信:“他这么说了,那些富户就愿意信了?”
  “顾大人在这桃园县声望极高,不说别的,单是上次崔镇决口他替桃源县百姓做的,便足以让这桃源县上下都对他信任有加。他以自己通判的官身担保,又有谁会不相信呢?”
  周介推原本在京城的时候与顾邵也怎么接触过,如今来了桃园县,反而接触得多了。接触一多,周介推也多多少少看出了顾邵的性子——直而不迂,既有自己所要坚守的东西,却又能全身而退,让身边的人都对他青眼有加,不得不说,这位是个聪明且幸运的人。
  想着,周介推便对邹知县道:“总之,这位顾大人是个能为民做主的好官,这点,想必邹大人以后便能知道。”
  邹知县下意识地笑了笑。名声都传出去了,他哪儿还敢不知道这顾大人是个好官啊。要说邹知县对顾邵的观感么,那是既敬佩,又有点担心。
  毕竟这位顾通判可是个有手段之人,心思敏捷,又能说会道,这样的人最善于蛊惑人心,怪不得桃园县和淮安府的那些贪官都拿他没有办法。想到往后还要同这位通判共事许久,邹知县便觉得肩上的压力更大了许多,他怕以后对付不来这位心思深沉的顾通判啊。良久,邹知县还想到了一件事儿:“那碑文,也是顾大人亲手写的?”
  周介推摇了摇头:“是顾大人央着晋安先生写的?”
  “……”早就听到过晋安先生大名的邹知县,“晋安先生如此大名,如今竟然为了一个无名之桥写记立碑?”
  “晋安先生极看重顾大人,且因为顾大人年纪小,多有看待晚辈的意思。”
  邹知县沉默良久,本来还只是有点担心,如今却是有些畏惧了。单看晋安先生的态度,也知道这位顾大人绝对得罪不得。
  邹知县继续盯着那边看。
  随着顾邵的话说完,旁边有有几个穿着富贵的中年人走了出来。邹知县琢磨着方才周大人的话,心想着这应该是那些出钱的冤大头……啊不,是高义之人。不得不说,顾通判这法子还是可以的,既解决了事实,又一分钱不出,往后等他上任了之后也可以借鉴一二。
  揭开了石碑过后,顾邵又对着桃园县的几位富户一块儿寒暄了一下。
  有林老爷和曾老爷打头,桃园县剩下的几个富户也都还算爽快,纷纷出钱雇了不少百姓做事。
  出钱之多,大大超过了顾邵的预期。
  但顾邵的想法远不至于此,他希望这做法往后还能继续持续下去,这般不管是不是在灾年,不管外头有多少灾民,官府这边的担子都会轻上许多。更重要的事,百姓那边也能得到实打实的钱财。顾邵再接再厉,连夸带哄地说得这些人眉开眼笑,纷纷夸下海口,往后但凡遇上灾年,必定头一个出钱赈灾。
  瞧见他们一个个如此上道,顾邵再次跟系统感慨:“看吧,桃园县的百姓果然最淳朴不过了。”
  要出力就有人出力,要出钱就有人出钱。
  系统看着那些被哄得不轻的富户,心想顾邵这张嘴,关键时候还是有点作用的。看来这些年的饭没有白吃。
  忽悠了一通这些富户之后,顾邵才忽然想起来一件事。
  “桃园县的新知县,是不是今儿要过来?”
  “好像是的。”
  “嘶!”顾邵倒抽了一口冷气,“你怎么也不提醒我?”
  “我有这个义务?”系统发问。
  顾邵顿时没了言语。他也不想跟系统再废话了,为了今儿的竣工礼,他把县衙里头上上下下的官儿都给叫过来凑热闹充人数了。就连晋安先生,都给他一道给叫来了,如今留在县衙里头的,好像就只有闲着在家还没出门的周大人了。这也太寒碜了,要是那位新知县过来,少不得要认为他们故意怠慢他。
  辞别了众人,顾邵赶忙去酒馆的二楼去寻晋安先生,与他一道儿赶去县衙里头。
  那边,周介推也领着邹知县回了县衙,两边人刚好在县衙门口碰上。
  顾邵猜出了这人是谁,眼睛一亮,立马上前打招呼。
  周介推是熟人,压根不必特意上前来打寒暄。顾邵对着的,显然是周介推旁边的邹县令。毕竟这回也是因他之故怠慢了人家,顾邵不得不客气一点。
  可说了两句话之后,顾邵便发现,这位新来的邹知县对他的态度好像不大对劲儿啊。
  不管他问什么,那位邹知县都答得很小心,仿佛他是什么可怕的人一样。顾邵也不想人家刚来就对他有什么偏见,所以同邹县令说话的时候,顾邵便更细心了几分,尽力让邹知县知道,自己是个再和善不过的人。
  和善是和善了,邹知县迫于压力,只好耐着性子一句一句地回着顾邵。不过他仍在心里暗暗的给自己敲响了警钟。这位顾通判,不仅做人厉害,说话也是滴水不漏。
  看来是个笑面虎不假了。
  在邹知县这里,顾邵必定是得碰上一个软钉子了。周介推是一路跟着过来的,大概也猜到了邹知县的意思。
  他只看了两天的热闹便也看不成了,得出发回京。
  淮安府这边不管是查案还是赈灾的事都已经结束得差不多了,周介推准备了一日过后,便与顾邵和晋安先生辞行。他行程赶得急,顾邵几个也没留人,反正以后回京城还能再见的,也不必多也不必多做什么样子。
  待周介推走之后的大半个月里头,整个淮安府的新上任官吏也全都到齐了。
  顾邵看着重新修缮的官舍,想到了自己头一回给圣上写的信。虽说这回重修官舍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他那封信,可既然修整了,便说明圣上还是记挂着他们的。圣上如此为了他们着想,他这个御定的淮安府通判,自然得做出一番实绩来才行。
  另一边,周介推赶了这么长时间的路,也总算是赶到了京城里头。
  回京之前,周介推已经猜到了这回京城肯定会热热闹闹、有的折腾。不说其他,单就是吏部考课改制的问题,便要在不少人头上动刀。涉及自身利益之事,这闹腾的动静必然不会小。
  事实也一如周介推想得那样,京城里头如今是不大安定,尤其是朝廷那边,更是吵翻了天。
  不过让周介推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们吵的竟然不为吏部的考课改制,而是因为一封信引发的是否派人出海一事。
  周介推听了这消息之后立刻派人前去打听。好在这事儿好打听,没花多久的功夫便打听了出来,原来是因为户部钱大人半个月之前收到了一封来信,信上说,东南海上有一物为红薯,产量极高,极易成活,且随处皆可种植。听说那信上面还画了图,另说了大概去哪儿可以寻到这样一个宝贝。
  只是吧,这事怎么听怎么扯,都是没有所谓的消息,周介推难以想象朝廷那帮人竟然会为了这么一封信争到现在。他忍无可忍地打断了属下的话,多问了一句:“那信是谁送来的?”
  “听说是淮安府的顾通判。”
  周介推嘴角一抽:“难怪呢。”
  也就只有他有这个本事了。
  第169章 回京述职
  这信若是旁人寄过来的,钱尚书保不齐看也不会看。即便是看了,也未必会把这件事当做一回事,反而会觉得是旁人忽悠他——可问题是,这信是顾邵送来的。
  因有互市和崔镇一事在前,顾邵在钱尚书这儿一直是个极靠谱的人,虽然这回他送来的信看起来并不是很靠谱,但钱尚书仍然愿意给顾邵留点信任。
  他将信留在身边琢磨了两天,后来又吩咐属下去寻了些有南下经商经历的船户,向他们打听打听是否看过此物。打听了数百来人,终于在一人口中听到了类似的消息。
  虽然仅有一人,可钱尚书也放心了,起码他能确定顾邵没有骗他。带着这封信还有找来的那个船户,钱尚书直接将消息递到圣上跟前。
  圣上这阵子也是闲着,毕竟忙的都是其他人,事情都交给别人做了,他这边自然就空闲了许多。恰好在这个时候,钱尚书找过来了,皇上只看了一下这封信,立马拍板:“去,如此利国利民的宝物,一定要替朕寻过来。”
  皇上一直以千古明君来要求自身,贤德么,皇上扪心自问自己也有了,只是政绩上没有做出什么惊人的成就,若是真有这样一个宝贝,让大齐上下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那他真的是个千古名君了。莫说先王,就是往前数十代,上百代,也未必能有哪个皇帝能有如此功绩。
  为了自己千古明君的宏伟大志,皇上必须要将这叫什么红薯的东西弄到手。更兼此事是他的状元郎呈上来的,皇上便越发地深信不疑了。
  钱尚书听了皇上的话,心里并没有多高兴。只因他知道,这事只怕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如今皇上虽同意了,可底下的大臣却肯定会质疑的。
  莫说底下的大臣了,就连他一开始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不也是满心质疑吗?果不其然,事情传出去没多久,朝中便有人议论开了,都觉得这事是个无稽之谈。有人甚至直接在朝上弹劾起了钱尚书,说他妖言惑众。等知道这封信是顾邵写了之后,又转而弹劾起了顾邵,甚至连与顾邵关系不错的郑尚书也一道弹劾了。
  郑尚书一言不发,静静地看着他们折腾。
  “如此荒谬之事,怎能轻信?可笑郑尚书不仅轻信了,还将这消息带给圣上,撺掇圣上派人出海,究竟是何居心?”
  钱尚书瞧了一眼指着他鼻子骂的小官儿,心中满是鄙夷,若不是当着圣上的面不好发火,他真想冲出来骂他一句:你懂个屁。
  整天就知道吃饱了饭乱喷人,也不想想他吃饭的钱还是他们户部发的呢。要是大齐百姓出不饱肚子,那就交不了多少税钱,要是户部收不到钱,他们还吃个屁!
  可问题是吃屁的可不止一个两个,安稳日子过多了,这些人对出海做事没有什么好印象:“海上凶险,说不得就是有去无回,如今大齐的百姓又不是没有粮食吃,做什么要去海上冒险?”
  钱尚书实在忍不住了:“朝廷不是每日给你发米么,怎么陈大人家里还月月都去米铺买上等的好米?照陈大人你方才说的,朝廷给你发的吃的你还惦记外头的,是不是也在剁了自己的手啊?”
  “这怎么能相提并论?”陈大人被怼得脸色通红。
  “怎么不能?放到别人身上就是闲着没事儿故意寻死,放在你身上就理所应当了?”
  好在还有别人立马替陈大人迎难而上,辩解道:“话不是这么说,陈大人买米毫无风险,可这出海却是个赔钱买卖,先不说造船的事儿,若是出海的人折损了,这人命的官司得放在谁身上?放钱尚书您身上?还是放圣上身上?钱尚书你鼓动圣上造船出海,分明是陷圣上于不义!”
  “这话说得再对不过了,况且还有一件钱尚书都没说清楚,这红薯一事是顾大人道听途说,那个船户也只是一面之词,除了他旁人也都没有听说过,这事情本来就不靠谱,如此劳心劳力地去寻,未免太傻了些。”
  “另外,那红薯既然是如此高产之物,海外之国怎会轻易让别人得了去,这说是出海寻宝,到时候可千万别宝贝没寻到,结果反弄了一身骚。”
  “万一别国因为这件事记恨上了咱们大齐,带兵前来犯我大齐又该如何?”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是不赞成出海这件事。
  被骂得是钱尚书,可生气的却是圣上。
  不说他对状元郎的偏爱,单就提出海寻找红薯这件事,皇上觉得这事儿没什么好纠结的,分明是为了惠及民生之事,怎么就让他们这么纠结了?为了百姓,即便麻烦了些,损耗多了些,可这又算的了什么?便是没有找到这产量高的红薯,可若是找到了别的作物带回来,那也是于百姓有利之事。
  这些人,理由一堆,可却没有一个是真正替百姓着想。
  当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用说,肯定是朝廷给的俸禄给多了!
  下面的人喷了半天,才后知后觉地感觉到殿内的气氛不对劲。他们喷了半天,自己不觉得,可周围有些人已经暗暗跟他们离得远远的了,躲着他们就跟躲瘟疫似的。而最不对劲的,就是跟前的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