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民国大丫鬟_分卷阅读_81
作者:
山扶苏 更新:2020-07-29 18:13 字数:1962
那个管家模样的男人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她们身后。
“方琦,别仗着你是这里的红人儿就敢乱说话,若是不小心透露出不该说的,当家的饶不了你!”男人大步走到方琦跟舒瑶面前。
“给我听好了,过会儿客人来了,不该说的别说,不该看的别看,否则拖出去喂狗!明白了嘛!”
好汉不吃眼前亏,舒瑶低声“嗯”了一下。
方琦却不以为然地翻了个白眼。
管家被方琦的态度气得脸色发青,刚要抬手打她,一个小厮匆匆来报,说贵客已经来了。
管家高抬起的手,这才放下,“小贱人,给我等着,迟早收拾你!”他撂下这话,便抬步去迎接客人。
“呸,老娘怕你啊,有本事把老娘打死,我也不用再做这下贱事了!”方琦把麻花辫往身后一甩,冲着管家狠狠啐了一口。
她虽然一肚子火气,但也不傻,心里清楚若这个时候把管家弄恼了,她绝对没好果子吃,于是狠狠地跺了一下青石板,拉着舒瑶的手进了前厅。
舒瑶跟着方琦进了前厅,刚一左一右在门口站好,就听到管家谄媚地声音,“耿家奶奶,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您提前说,我好早做准备啊!”
耿家奶奶?
舒瑶心头一怔。
放眼整个香城,能担此名的,就只有于美清!
她赶紧抬头看向外面,就见一穿着青花斜襟旗袍的妇人,正由管家搀扶着缓缓从外面走来,妇人一双锐眸看着前方,任由管家谄媚,却不做任何回应,用“粉面含春威不露”形容再贴切不过。
除了于美清,还会有谁呢!
却说于美清。
几天前,笑儿临死前的暗示,像鱼刺一样卡在她心里,直觉告诉她,这处她给女儿的陪嫁庄子里,隐藏着柳洵云不可告人的秘密。
她安排下人来打探过投背山的情况,下人回来汇报说,他距离投背山还有四五里路时,就被人拦下来不准靠近,自然也没调查出里面的情况。
投背山不过是处普通的庄子,竟然连靠近都不能靠近,这让于美清确定里面定藏着巨大的秘密,于是,她便动了亲自要来一探究竟的念头。
因心里有忌讳,所以,于美清来之前给耿子峰留下口信:若天黑之前她没回去,直接报官。
“耿家奶奶!您里面请……”管家搀扶着于美清走到门口,指引她进前厅。
于美清眼神往前厅里一撇,一下子就注意到站在厅门右侧的女子。
这女子怎么这么像舒瑶啊?
于美清心中感叹,可当她与那女子四目相对后,于美清就感觉心头“咯噔”一下,这双眼睛……除了舒瑶,又会是谁呢?
舒瑶看于美清面色一怔,便知她认出了自己。
她见于美清只带了一个丫鬟,又想到后院里那么多名打手,连忙紧抿了一下嘴唇,朝于美清摇摇头后,快速低下了头。
于美清明白舒瑶这是让不要声张的意思,立刻恢复原本的神态。
她收回了放在舒瑶身上的眼神,却注意到管家已经留意到她跟舒瑶有眼神的交流,于是立刻风轻云淡道:“没想到投背山地处偏僻,管家竟然选了这么些漂亮的丫鬟!难为你了!”
听到于美清这么说,管家脸上的警惕退出一些,他一边继续把于美清往里面请,一边说道:“不为难,不为难,能为主子打点好这山庄,是我的福分!”
在于美清进来后,管家朝方琦一抬手,示意她去上茶。
方琦赶紧转身出门,走廊上,早已有身形壮硕的打手端着茶盘站在那里等着她。
方琦冷哼一声,接过打手端着的托盘,重回厅里,缓步走到于美清面前,呈上了茶。
于美清敛眉瞥了一眼方琦,道:“果真都是美人儿!”
如此一来,管家悬着的心彻底放下了,一个多月前,白景瑞带客人来这谈判时,也曾说过类似的话,毕竟这些假丫鬟的容貌,的确是出类拔萃的。
于美清拿起茶盏,抿一口后,朝管家道:“我难得来一趟,想在庄子里逛逛,管家看可否?”
“耿家奶奶说笑了,哪有不行的啊!”管家弯身回答,“咱们先吃完饭,然后再去,您看行吗?”
于美清是突然到访,管家担心后院的那些女人们还没伪装好,现在去逛,容易出破绽。
“我来时,刚吃完饭,倒不急,趁着太阳还不毒,现在去逛最合适!”于美清迫不及待地想找舒瑶问明情况,自然不想耽搁。
她边说,边就站了起来。
第63章关进草房
于美清之所以要出去,是为了创造跟舒瑶单独接触的机会。
正厅空间有限,她想跟舒瑶有任何接触都逃不过管家的视线。
投背山的管家姓孙单名一个菘字,乃是柳洵云姑家表弟,一听于美清要出去,自然不同意,“耿家奶奶,你……”
话还没说完,于美清已经不给他继续言语的机会,大步走出正厅,沿着长廊朝花园方向走去。
见此状,孙菘只得咽下下半句,赶紧安排打手跟上于美清。
随着孙菘的一声令下,几名身形魁梧的壮汉便跟了上前。
孙菘打量一下于美清的行进方向,突然觉得壮汉跟随有些突兀,为了不引起于美清的注意,他一抬手,指着方琦跟舒瑶,“你们俩,也去伺候耿家奶奶!”
于美清在前面走,她故作不经意地回了一下头,却见舒瑶已经跟上,一切如她计划的那样,她的嘴角不由地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微不可察地笑。
投背山本是于美清娘家陪送她的庄子,她在这座庄子生下了耿仁梅,所以在耿仁梅出嫁时,她便陪送了这座庄子给女儿。
投背山虽然不是山,但这却冬暖夏凉,于美清自打记事起,每年夏天便到这里避暑,对于山庄里的一草一木甚为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