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宠妃_分卷阅读_13
作者:碧云天      更新:2020-07-12 08:06      字数:6028
  周素梅在宫女的带领下给周清若磕头,周清若就这样坐着受了,却是没有抬手让她起来,她跪的实在是有些难受,忍不住抬头瞄了眼周清若,却见周清若低头喝茶,好像根本就没有见到她一般的。
  周素梅心里又气又害怕,却不敢发作,只低着头不说话。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周素梅跪的膝盖骨疼的时候周清若才问道,“周氏,我且问你,你为何克扣妹妹和弟弟的吃食?”
  一旁的周丹阳和周丛阳彼此相视,心里却是一惊,他们两个总是吃不饱,不过姑姑说家里没多少银子了,总是要省着点,后来又把伺候他们的丫鬟婆子也卖了,只留下一个年过五旬的嬷嬷帮着两个人打扫屋子,至于他们姐弟的衣服,鞋袜都得自己做,自己洗。
  刚才看到茶几上的荷花酥实在是可口,没忍住多吃了两口……,当时只觉得周清若眼神别有深意,原来都看出来了吗?
  周丛阳毕竟是男子,在外读书,见识要比周丹阳多一些,只觉得很是热泪盈眶,想着还是姐姐好,随即握紧了有些不安的姐姐周丹阳的手。
  两个人姐弟俩都从对方的眼睛看到了同样的心境。
  周素梅心里愤恨,嘴里自然不会恭敬,说道,“娘娘是不知道家里的情况,自从你父亲……,家里已经不比往昔了,自然是要节俭,娘娘在宫里锦衣玉食的,又怎么知道家里的日子?”这话暗指周清若不知人间疾苦,更是说她在宫里只知道自己享受,不知道照顾家里的意思。
  周清若都快气笑了,说道,“真是一派胡言,父亲当时拿了五万两的银子过来,你在最热闹的朝阳街买了三间铺子,又在城郊置办了个五百亩地的庄子,光是这两样一年就得七八百两的盈利,至于剩下的三万两银子放在宝月楼吃利息,那就更不用我说了吧?加起来一年最少也是五百两的银子,怎么就不够吃喝了?”
  周素梅没有想过周清若看着不声不响的竟然把家里的事情都摸清了,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的很是难看。
  周清若又厉声说道,“姑姑要是在这般不知打进退,不懂得抚恤照顾我们周家的子嗣,那么我真要跟父亲说说了,为什么姑姑当时说是来照顾家里的,却是只顾自己的孩子,不顾周家的血脉,难道是想要吞了这些银子?那我只好请姑姑回夫家去了。”
  要说周素梅节俭吝啬是对的,但到从来没有想吞什么钱,又听说要让自己回去……,想起如狼似虎的婆婆吓的差点晕死过去。
  “你敢!”
  周清若冷笑,“我为什么不敢?现如今我是什么身份,你又是什么身份?难道你还以为我是任你揉捏的人?”
  看着周清若讥讽的笑容,周素梅这才感觉到滔天的恐惧,只觉得手脚发凉,她清醒了过来,是啊……,现如今周清若皇帝的宠妃,而自己不过是大归的姑姑,说起来其实管这个家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作者有话要说:  一直说要补更的,但是……我现在不说,我做。o(╯□╰)o
  ☆、第 21 章
  周清若原本想要问周素梅父亲的事情,结果看到周素梅竟然是这样的上不得台面,心里又是失望又是觉得自己过于天真了,还以为周素梅经过这些年来的洗礼总是会有些不同,结果……她只能呵呵了。
  周素梅被周清若训斥的一句话都不敢反驳,脸色苍白的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她现如今才知道什么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云泥之别。
  周清若又交代了几句,“丹阳和从阳都是孝顺听话的好孩子,你那般苛待都没有对我说一句,你怎么这般的铁石心肠?你的心到底是不是石头做的?说句难听的,姑姑是嫁出去的人了,那就不是我们家的人了,现如今却是这般对待我们周家的子嗣,待我父亲知道了,还不知道怎么样的生气?姑姑真的打算老无所依?那玉珍妹妹呢?”周清若当然不觉得女人嫁了出去就是别人家的,就是这时代也有许多人因为女儿在夫家受苦想办法领回来,但是大面上大道理就是这样的,谁也不敢明面上反驳,即使把周素梅赶了出去,外人也不会说什么。
  一旁的周丹阳和周丛阳听了都紧紧的抿着嘴,一个握着拳头,一个低头抹泪,周清若看了一眼心里很是难过,总是血脉相亲,并且继母当时对她也是十分的好,她也希望他们两个能过上舒心的好日子。
  等着周素梅从御宝殿里出来,只觉得背后都是汗湿了,不知道是因为吓的还是因为害怕?
  上了马车,周丹阳和周丛阳还是习惯性的窝在马车的最后面,周素梅想起周清若威胁的话来,又怕两个孩子告状,努力挤出一个笑容,说道,“你们不是喜欢吃东湖胡同后面的荷叶烧鸡吗?姑姑给你们买回去吃好不好?”
  周丹阳和周丛阳先是惊愕,后来又想起周清若临走之前的话来,“记住,你们是武定侯的嫡子嫡孙,我们家祖可是帮着太祖建功立业的名臣,你要挺着胸膛做人,不要辱没了家祖的名声,想要什么做什么就堂堂正正的说出来,别总是这么畏手畏脚的。”
  当时周丹阳还有些恐惧的说道,“姐姐,我害怕。”
  周清若就鼓励的说道,“有姐姐在宫里给你们撑腰,有什么好怕的?姑姑就算如何厉害,那也是冯家人了,你们可才是真正的周家人,特别是从阳,你是要继承家业的人,更是要拿出勇气来,照顾你姐姐才是。”
  两个人想到这里顿时又有了勇气,可是毕竟常年被欺凌,又怎么会马上变得刚硬起来,好在周丛阳毕竟是男子,终于鼓起了勇气说道,“我不仅要吃荷叶烧鸡,还都要做一身衣服。”
  周素梅想要骂人,但是那一句你这个败家子……怎么也说不出口,周清若威严而凌厉的目光还犹言在耳,那厅堂里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凤凰,那样的华丽而高贵,代表着这时代最尊崇的地位,是她根本就僭越不过去的鸿沟。
  让她跪就跪着,让她死……是不是得死了?周素梅心里打了一个冷颤,终于改了心思。
  周丹阳姐弟看到周素梅脸色一冷,吓得抱在一处,结果看到周素梅硬生生的把脸上的怒意消去,露出十分扭曲的和蔼笑容说道,“那行。”
  周丹阳和周丛阳见周素梅竟然这么同意了,忽然间就觉得心里十分的快慰,周丛阳甚至是有了几分底气,想着周清若的话……,他才是要继承武定侯府的人,是以后这里的主人,而姑姑不过是过来借住而已不是吗?
  周素梅看着周丛阳从慌乱,不安,到现在渐渐露出几分笃定,心里很是郁闷,只恨不得像从前那样骂人,可是她不敢。
  “姑姑,我出门得有个书童,妹妹也不能自己洗衣服了,她手如今糙的不行了,以后如何找个好婆家?你得买两个小丫鬟伺候她。”周丛阳刚开始还磕磕巴巴的,结果说着说着就觉得很是自如,似乎早该是这样的。
  周素梅差点没气晕过去,脸色铁青,终于忍不住喊道,“你道银子是天上掉下来的?”
  周丛阳看着妹妹吓的抱成一团掉眼泪,心里本来害怕,可不知道为什么就有一股火气腾腾的冒了出来,喊道,“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但也不是你的,是我们周家的,我用我爹爹的钱,我们周家的银子关你什么事?”
  周素梅一脸的不敢置信,呆滞的看了半天周丛阳,随即准备抬手打他。
  周丛阳本能的有些害怕,脸色发白,却是硬着头皮说道,“你打我,我就去告诉娘娘,告诉爹爹!”
  周素梅的手高高的举起……,最后无力的放了下来。
  周丛阳看着周素梅像霜打了一样的有气无力,突然间变成了一个普通的中年妇人,而不是在他眼里可怖不可僭越的姑姑,他狠狠的瞪大了眼睛,突然间就觉得信心百增,对……,早就应该这样了,他怕什么呢,他才是周家的嫡子,是这个家的主人才是。
  “姑姑我跟你说,你以后不许动我姐姐一根手指头,你要是还肯循规蹈矩的,我会好好奉养你,待玉珍姐姐好,但你要是在这样无理蛮缠,我就让你立即回到你夫家去。”
  周丹阳还未弟弟会挨打,结果看到弟弟就像是一个男子汉一般的笔直的站着,又说着这样护着她的话,心头一酸,眼泪倏然而下。
  ***
  徐宝晨面色如常的站在御书房的门外下,一切仿佛都跟之前没什么两样,可是只有他知道内心其实并不是这么平静。
  甚至可以说心里焦急万分也不为过。
  皇帝就要主战,并且要御驾亲征,这无可厚非,德武皇帝是用兵权夺取的大宝,自然不是之前那些文治的皇帝能相比的,可现在并不是好时候。
  入住京城不过才几个月,所有的一切都百废待兴,朝中不稳当,国库空虚,太后和康王在京城经营多年,和之过往亲密的人多如牛毛,这可真是杀了一茬还有一茬,总之人是杀不干净的,再说都杀了,谁做事?
  就在这种时候一旦皇帝离开,这京城之地到底会变成了什么样?或者说太后和康王到底会做出怎么样的事情来,谁都说不准。
  显然他知道这个问题,兵部侍郎李居也知道。
  李居是先帝时候的进士,性格耿直,喜欢直言不讳,但确实是有真才实学,先帝爱他又恨他,因为他太过不懂的察言观色。
  很多人都说只要他收敛下脾气也早就入内阁了,可是他就这样什么都不顾,先帝病逝之后,仁宗帝继位,太后对李居很是不喜,直接贬到了大兴做个县令,简直就是侮辱,谁知道他却不以为意,几年来倒是把大兴整治的有模有样的。
  德武皇帝登基之后李居就被人推举了过来,德武皇帝太子的时候也是知道这样一个人的,就认命他做了兵部侍郎,想着再看看几个月入了内阁,谁知道现在这关键时刻……,他徐宝晨不敢说话,李居却是直言不讳的对皇帝说现在不是亲征的好时候。
  当然李居的原话可比这个难听多了。
  徐宝晨想起李居的话就觉得他还能活到现在可真是祖上保佑了。
  李居是这么说的,“陛下虽然是正统,但是贬了亲弟,夺了帝位是事实,真可谓名不正言不顺,现如今还没有更名,为陛下以前的事情洗掉冤屈,谁还知道陛下是正统?现在在朝局不稳,国库空虚,与其出征,不如让太后去说项,让范成茂归顺了,陛下要是担心,臣愿意陪着太后一起当说客,要是不能让范成茂归降,臣也没脸回来……,陛下要是执意要出征,就是把好容易拿到手里的帝位拱手让人?陛下难得真的不想要这基业了?”
  徐宝晨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额头上都是汗水。
  结果想当然,皇帝发了脾气,直接把李居投到了死牢,皇帝可不是好脾气,要是以前太子的时候还讲究什么忠言逆耳,贤臣良将难得,总是要思虑一般,现在他可不愿意管了,很是有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意味。
  就是他和陆佩宁几个人对着皇帝也是战战兢兢的,生怕说错了话。
  可是真的不管吗?
  徐宝晨并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读书的就抱着要报效朝廷的心愿,想要跟着一位明帝,一起建立伟业,所以并没有因为李居是个能臣而嫉妒,相反,他还是很喜欢他,希望朝廷里有更多这样的人。
  当然更重要的是徐宝晨知道,只要自己不出大错,皇帝心里第一永远是自己。
  可是现在李居被押入死牢,不日就要问斩,到底要怎么解救才好?
  “徐大人,你在这里干什么?”
  “陆大人?”徐宝晨回头一瞧竟然是陆佩宁。
  ***
  周清若听到陆佩宁要见自己很是诧异,因为她是准备找他……,但是还没传召呢,他怎么就自己过来了?
  门外徐宝晨依然觉得有点没底,问道,“你说……,只有萱妃娘娘说动陛下?”
  陆佩宁自信的笑,“要是连萱妃娘娘也说不动陛下,这世上就没人说得动陛下了。”
  徐宝晨想起德武皇帝的脾气来,心中还是觉得不稳当,就算皇帝对萱妃娘娘十分看重,可是皇帝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是个杀伐果决的性子,一旦决定了就不会反悔,这样的性子做上位者是最好的,但是同样这种人一旦下了决心也不会轻易更改,是意志力十分坚定的人,所以以上总总分析,徐宝晨觉得皇帝肯定不会同意放人的。
  那么既然是这样,怎么轮到萱妃娘娘就可以了呢?
  他倒不是小瞧萱妃娘娘,陛下的改变他自然都看在眼里,甚至是那天皇帝竟然把人抱到了御书房的事情他也甚为诧异!
  可是这毕竟是国事,又怎么能让女人插手?自古后宫不得干政。
  徐宝晨觉得皇帝还没昏庸到为了一个女人去改变自己决断的地步。
  看着徐宝晨欲言又止的态度,陆佩宁自然明白徐宝晨的想法,他肯定觉得萱妃娘娘做不了什么,因为徐宝晨根本就不知道皇帝和萱妃娘娘的在一起的内幕,但是陆佩宁是却是亲身在一旁促成的这件事,皇帝所有的反应他都看在眼里,他相信,皇帝要说会听谁的劝,这世上也就是萱妃娘娘了。
  两个人各有心思,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
  李居是个人才,就这样死了,并且是在这么缺人的时候死了实在是可惜!他们都是为了大周的基业,都是为了皇位的巩固不是?
  按道理周清若是不能见外臣的,不过这世上规矩是死的,人向来是活的,当周清若知道并不是陆佩宁一个人……,而是连平日里皇帝都很敬重的谋士徐宝晨也过来的时候,就敏感的感觉到事情不是那么单纯了。
  到底是有什么事,都不顾及避嫌了?
  一定是一件大事,而且还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作者有话要说:
  ☆、第22章
  李居虽然出身寒门,可是娶的娘子却是一个大家族出来的,温氏当时嫁给他的时候带了二千两的嫁妆过去,这十几年下来更是经营有道,在京城置办了一套二进的宅子,又给李居生了三儿两女,很得李居的母亲喜欢,李居也是多有敬重,一直都没有纳过妾,一家子和和美美的,日子过得十分的顺遂。
  如果是有什么让李家感到担忧,那就是李居的脾气了,每天都胆战心惊的,生怕因为直言不讳的性子有个闪失。
  结果这件事很快就发生了。
  她们得到李居被投入大牢里消息的时候已经是晚上时分了,李居的母亲抱着温氏哭道,“我儿的臭脾气跟他爹一个样子,他爹当了一辈子的先生,倒也恰当,可是这脾气要是入仕那就是十分不合适,可是他从小聪明好学,读书好,我又怎么断了他的念想?要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是?”
  温氏原本以为老太太出身不高,必然是个难以相处的,不过当时她家里看重的则是李居的人品,倒也没有去在乎这些,毕竟瑕不掩瑜,可是等着嫁进来之后发现,婆婆竟然十分的明理,并且对她很是维护,就是有时候李居忍不住对她高声说话也会训斥他。
  “你娘子在家里也是娇生惯养的,你岳父不过是看你还算得用这才默许了你们的婚事,又是带着那许多嫁妆,娘以前穿个湖绸的衣服也是要思量一番的,你媳妇来了就给我许多,就是每天穿一件也穿不完,这是谁的功劳?难道是你的?你那点俸禄养得起娘吗?再说你一个泥腿子上来的,又有什么资格对她发脾气?你除了断文识字,还有什么能耐?”直说的李居一点脾气也没有。
  当时温氏只觉得眼泪涟涟的,想着真是遇到好婆婆了,大多数婆婆都是觉得自家的儿子好,数落媳妇,可是她家的婆婆却是这么护着她,自此之后她就少了客气,越发尽心的伺候着婆婆,婆媳之间的感情十分的要好,就是李居有时候也会无奈的说道,怎么娘子才像是您亲生的。
  家庭和睦必然会养出好儿女来,李居的三个儿子最大的已经是十二岁了,也是十分聪慧的,已经进了国子监,另外两个也是聪明好学,很多人都说说不定李家这一次要出三个进士了。
  只可惜这会儿听到李居的消息,只觉得晴天霹雳一样的……,三个儿子都赶了回来,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已经嫁人,只有个小女儿承欢膝下,此时一家人抱在一起痛哭。
  老太太怨恨的说道,“我就应该狠了心不让他出仕。”
  李家大郎到底是在国子监读书,有几分见识,见家里人都哭的不行了,擦了擦眼泪说道,“娘,你去和舅舅说说,看能不能找人疏通疏通?”
  大家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温氏,温氏心里一阵发苦,要是以前她还能回到娘家去找人,可是现在,德武皇帝登基之后,他们家就大不如前了,其实也不是他们家,许多功勋之家都没有以前的影响力了,皇帝似乎特别厌烦这些阀门大族,反而更愿意启用寒门出身的人。